锁牢舌尖安全链 走实质量兴农路——安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综述
记者 胡智贤 通讯员 乐建博
建成全省首个兽药残留快检为民服务室,打造陕南首条标准化农资示范一条街;
全国质量兴农万里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学术论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场推进会先后在我市举办;
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覆盖管理经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安康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的肯定,多次在全国、全省经验交流;
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终端达到669家,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单位516家,使用追溯二维码标识21万余份,开具各类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0.36万余份;
主要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两品一标认证登记189个,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2个,市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10个;全市认定绿色食品133个、有机农产品46个,18个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34个产品被农业农村部收录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安康高效优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走出的一串串坚实脚印,也是安康多年来,上下齐心,用力织密织牢农产品安全防护网,精心呵护百姓舌尖安全,走实质量兴农之路,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夯实责任 筑牢安全压舱石
夏季的茶园里茶树依旧丰茂,在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里,自动喷灌系统正在为烈日下的茶树灌溉。
平利县有茶园20万亩,茶饮产品年产量1.55万吨、年产值15.7亿元,是全国茶业百强县。该县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企、检测全覆盖要求,建成县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形成县镇村企四级监管网络,做到层层负责、监管到村(基地)、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监管体系,全面夯实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茶饮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平利县茶饮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正是我市层层抓落实,级级压责任,上下一体协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走深走实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考核办、市财政局等18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安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细化创建指标,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市县镇一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在岚皋县四季镇月坝村的一家农产品加工车间里,月坝村党支部书记兼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协管员郭知青和镇上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像往日一样,开始了当天的巡查监督工作,查进货渠道、看食品色泽
除了这家,周边的园区、企业、社区工厂都归我监管。通过这个APP将生产线的每个细节上传到平台,市县镇就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生产情况。郭知青边向记者演示边说。
为确保创建工作层层有人盯、有人干,形成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各级政府共同参与,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热潮,我市在全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镇、村四级联创活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安康四级网络监管体系,以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制度、有设备、有经费为建设标准,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市共划分镇级网格139个、村级网格1691个,配备网格员1728名,实现全市行政村网格监管全覆盖。
为压实监管责任,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要求县、镇两级成立创建工作机构,将网格布局图、网格人员职责上墙,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切实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为确保监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编发各类宣传材料60余万份,辐射宣传300余万人次。
结合农产品生产实际,将全市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监管重点,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生产经营主体第一责任,督促生产主体规范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要求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和批发市场全部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查验、畜禽产品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病死畜禽及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制度。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通知》等文件,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红黑榜制度,定期通过媒体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主体名录和诚信档案,倒逼行业自律和主体责任落实,全市评选诚信企业20家。
截至目前,汉滨区等8县已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紫阳县、宁陕县正积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全覆盖。
源头治理 把牢田间首防线
管好田间,才能保障舌尖。我市常年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关键在于源头防控。
在汉滨区农资经营示范街,经营户小曾在帮农户选购好农药后,便将购买者名字仔细地录入出库对象一栏中,登记完成后,农户的基本信息及交易明细就飞进了汉滨区农资监管部门的数据大脑。
销售每瓶农药,都有一个电子台账、一个可追溯码,如果出现产品质量或其他问题,都能追溯回来,查到是谁买的农药。安康市全新农资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曾梦韬说。
我市通过建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将全市所有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部纳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逐户建立诚信档案和监管检查记录。全市所有禁限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100%落实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164户经营户通过了GSP认证。全市规模养殖场自配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链条监管。
在汉阴县食用农产品散户合格证管理站,工作人员正在为销售时令蔬菜的散户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和承诺达标二码合一电子合格证,让零散销售农户的产品带标上市。
我们对所有农资采购和使用均进行建档,从苗期到收获期,以物理防治为主,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上市前,对产品进行农残检测,检测合格后,贴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汉阴七叶莲鑫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刘少涛说,这样达到了从田间地头到摆上餐桌的全程监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
我市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有力推广循环发展模式,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循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循环开发、链条循环延伸的农业产业体系。
结合本地实际,我市制定完善多项农业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和内控体系,大力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安康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康市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市级工作专班。
大力实施农药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防控技术,从根本上控制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分年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监测计划,要求各级监管检测机构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速测和指导服务。采取配备速测仪器和委托检测等形式,同步开展禁用农药和常规农药速测,落实用什么检什么要求,检什么标什么自检制度。通过简报、网络专栏等形式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投入品监管、安全风险监测等信息。
以实施两减四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率。推广以沼肥为纽带的种养结合生产方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的农药化肥减量控害行动。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积极推广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种养等猪沼园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强化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成效,制定绿色健康种植方案或技术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生产。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严格落实禁限用农药清单目录管理,培训指导经营主体和农户按标生产、提质增效。
智慧监管 织牢防控一张网
眼下,正是本地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汉滨区农业执法大队的信息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通过农资智慧监管平台对汉滨区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资生产、经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信息进行审查。
我们以前没有智慧监管平台,都是现场检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现在有了智慧监管平台,就可以实时监管,能及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消费者手中,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汉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成艳边熟练地操作演示边介绍说。
通过农资智慧监管平台,将原本分散的农资信息实现了整合。通过大数据平台,不仅监管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公司管理人员也可以监管整个生态农业园区农产品种植、采摘等生产环节,通过线上数据追踪已投放到市场产品的情况。
安全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我市坚持绿色发展、全程监管的理念,综合运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按照统一健全制度、统一管理规范、统一追溯平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追溯标识,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构建以双覆盖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安康模式,规范经营秩序,倒逼农产品生产者重视安全关口。
扫扫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到相关食品的源头信息。在安康各超市蔬菜供应柜,市民们通过扫码,就能轻松地查到蔬菜的前世今生,何时被种植在何地、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肥料、有没有生病吃药、何时被采摘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清清楚楚,从农田间到餐桌,安康市通过打造一条龙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张仁历介绍说,利用农产品追溯系统让农产品种养实现透明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农产品,同时为纳入监管平台的企业产品提供了政府信誉担保,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监管部门执法的难度,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监管,加快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环境可监控、过程可控制、质量可监测、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是实实在在的利民之举。
入口之食,重要性自不多言。农业由于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环节多、难度大。我市通过建立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制度机制,建立与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相对接的市场准入机制,以县级以上农业园区为重点,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管控。
为严格落实各环节监管责任,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畴,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打联动、督查督办、联合执法和行刑衔接机制,从严从重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资打假和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建立健全线索发现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联动机制,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制定《安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奋进赶考路,安康勇争先。捍卫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征程。在追求农产品安全的道路上,安康永不止步,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杰说,下一步,我市将在夯实基础上求突破,在全程监管上提效能,在综合整治上出重拳,在宣传发动上再加力,进一步压紧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完善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管控,以示范创建筑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