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堰古梯田离世界灌溉遗产一步之遥
在万顷油菜花次第绽放的季节,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迎来了众多参观者,一张张美景美图通过社交媒体飞速传播,为凤堰古梯田“出圈”添了把火。
日前,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一行也来到这里,就汉阴凤堰古梯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核查评估,并根据现场核查情况对申报工程进行打分,提交现场核查评估报告。
从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到2014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到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阴凤堰古梯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文物为本,旅游为载体,凤堰古梯田的“活化”利用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陕西省汉阴县城向南,沿盘山公路而上,在海拔2000米的凤凰山山顶,举目远眺,麦野阡陌,山岭沟坡,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成为这个季节最美最壮观的景色。
凤堰古梯田位于汉江流域,北依凤凰山森林公园,南临汉江漩涡古镇,汉江干流流经此处,平面呈回旋状而得名漩涡,江水常年拍打岸壁,激起巨大水雾,祥云随空气频繁升降,形成局地小气候,灌溉水源以天然径流沟道水、库塘水、山泉水和局地降水,灌排系统完善,稻作梯田沿用至今,并一直发挥效益。
凤堰古梯田根据自然地形地貌、河流走向、灌溉水源分布情况,大致分成3个灌溉区:堰坪梯田的堰坪茨沟区、东河梯田的东河区和凤江梯田的黄龙中银区。
作为秦巴山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区域内有清乾隆年间从湖南长沙移居当地的吴氏家族所开垦的1.2万余亩古梯田,以及相当数量的古堰、渠、塘、坝等古代水利灌溉工程,距今逾260年。
除古梯田外还留存有10余处清代古民居、古寨堡等与梯田开发史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该处古梯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集成,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之一,200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一朝成名天下知
在提到凤堰古梯田时往往会用到这样的词汇:“层层环抱着山脊,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在莽莽森林绿植掩映中,在漫漫云海覆盖下,线条行云流水,规模磅礴壮观,构成壮丽而隽秀的大地景观。”
凤堰古梯田虽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被大众所熟知还得从2009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说起,普查时发现大面积古代梯田,经考证系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这让原本“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凤堰古梯田“一朝成名天下知”。
陕西省文物局于2011年安排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从博物馆景区保护区域、文物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景区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汉阴县委、县政府坚持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依据古梯田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于2012年组织文物部门完成了古梯田的补充普查、考古发掘工作,落实了文物保护措施。
此后,修复完成梯田300亩,新启动修复古梯田400余亩,修复堰渠约15公里;完成了以吴家花屋、冯家堡子为代表的两处大体量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了太平寨、黄龙庙保护维修工程;修建生态修护、绿化可视坡面3000多亩。
“活态”利用成致富田
与传统博物馆仅仅围绕“藏品”不同,生态博物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活态”的文化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保存和向世人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以此促进遗产所在区域的发展。
坚持“让文物活起来”要求和“活态展示”“乡村振兴”思路,陕西省文物局与安康市、汉阴县提出以当地特有的移民文化为支撑、以古梯田文物景观为亮点、以筹建移民生态博物馆为平台,打造我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通过古梯田生态博物馆建设,整合当地文化、自然、生态、民俗、农业、旅游等多种资源,促进汉阴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2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揭牌,至此以后,每年涌入凤堰古梯田的游客不断攀升,呈现出春季旅游车辆拥堵10多公里的“爆棚”景象。去过凤堰古梯田的张女士已将美景刻于心底,“虽然旅途稍显劳顿,但走在田间小道上,穿梭于云雾缭绕之间,油菜花香扑鼻而来,翠绿与金黄搭配,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
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良性发展,直接带动核心区域6个行政村近万人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带动社会投资规模超10亿元,已有多家企业的项目落地建设。当地生产的有机大米由过去每斤不足2元,提升到现在每斤均价20多元。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成为乡村振兴的旗帜和典范。
截至目前,陕西郑国渠、汉中三堰、渭南龙首渠先后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据了解,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将审议批准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推荐工程名单,并在相关网站公布。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向国际委员会上报推荐工程英文版申报材料,并进行沟通与答疑,最终结果由国际委员会公布。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