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城关镇:深入推动“三个年”活动奋力开新局
(通讯员 张辉)惠民项目集中开工,企业生产开足马力,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庭院经济热火朝天阳春三月,汉阴县城关镇涌动着奔腾不息的能量,书写着实干奋斗的篇章。这是该镇党委政府紧扣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总要求,紧盯市、县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乡村振兴展现的新图景。
自三个年活动以来,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领任务、定目标、列清单、比干劲,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以问需于民、实干为民为出发点,深入辖区企业商户、村组院落、产业园区,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倾力为辖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过硬作风推动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扑下身子,遍访企业群众聚民心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该镇党员干部划区编组成立58个乡村振兴遍访小分队,通过走进企业送政策、走村入户解难题,倾听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驻镇企业发展和村情民情,帮助企业拉订单、找销路,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深入推动辖区经济运行水平整体提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群众稳岗就业增产增收。
在深化营商环境行动中,镇党委政府通过走访驻镇企业全面梳理企业遇到的困难,推动村企联建和套餐式服务,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事一办制度,对企业发展的惠民项目提供项目代跑、表格代填、材料代交等服务。按照领导包抓责任制要求,全力支持归雁经济民营企业的落地生根,建立项目管家、企业保姆机制,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巩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擦亮人文汉阴魅力城关的营商品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坚强保障。
针对乡村振兴群众就业和产业发展,通过党员干部一线遍访,全面摸清群众所需所急,实地了解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发展愿望和需求,邀请农林专家实地调研,聘请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聚焦农旅融合生态发展,开展强村富民的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26个村(社区)的遍访工作,实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为凝聚群众智慧,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合力。
迈开步子,拓宽产业发展振兴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以来,汉阴县城关镇抓早抓实春季田管和生产工作,各个产业园开始翻耕育苗、检修农机、储备农资,村集体合作社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和调运,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产业园开展技术帮扶,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劳作、共生产,田间地头涌动着产业振兴的强大活力。
产业兴则群众富。今年以来,该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生态立镇、城镇靓镇、经济强镇、农旅兴镇、文化活镇发展思路,坚持产业发展多元化,以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本投资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农林产业和民营企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建筑房地产、休闲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
该镇坚持党建引领、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原则,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围绕产业振兴、庭院经济、富硒食品发展等展开座谈,修订完善了 一镇多元、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在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发展产业的热潮下,中坝村、五一村等12个村集中连片发展富硒粮油种植11380亩,在中坝村、太平村、前进村等8个村种植猕猴桃2300亩、蜂糖李4000亩,在三坪村、三元村、月河村等4个发展牡丹、菊花等中药材1350亩,建成省级、市级园区各一家,县级园区6家,县级合作社与公司35个,家庭农场95个,种养殖大户160余户,农林产业发展释放出巨大潜力。
挑起担子,推动民生项目务实功
夜幕降临,汉阴县城关镇解放村七组一盏盏崭新的路灯亮了起来,村里的老少爷们晚上都出来转悠,散步的、打羽毛球的,一派温馨和谐的画面。以前这段路没有路灯,晚上黑漆漆的,尤其是下雨天,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好了,镇党委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聊起新安装的路灯,解放村村民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中堰村40余亩智能化果蔬大棚如期建成,20余名闲置在家的群众有了就业岗位。每天上工7个小时左右,主要完成种苗、浇水、控制大棚室内温度等工作,每个月能挣2800块钱左右,这个工作很轻松。入园务工的群众刘春梅说道。智能化果蔬大棚是中堰村民兵产业园的升级项目,目前,该产业园通过三年发展,已经完成1200余亩林果蔬菜产业,园区内的黄桃、脆李、西瓜、草莓、向日葵产业初见成效,全村集体经济累计达250万元,为2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群众有所盼,政府有所应。惠及群众的民生事从急从快办理。今年以来,该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抓民生项目工作理念,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以清单+闭环为抓手,推动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季度3个稳就业、促增收的重点民生项目集中开工,开工率100%,民生项目的加压推进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也点燃了辖区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