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2022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根据文献‘南陵桥坏,衣冠道绝’的记载,推测其可能为‘南陵桥’,为进一步寻找文帝‘顾成庙’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西汉衣冠道及早期陵庙制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陈爱东说。
3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学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秦汉栎阳城遗址、旬邑西头遗址、靖边清平堡遗址、洛南县夜塬遗址、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泾阳蒋刘遗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咸阳北城墓地三处考古新发现入围此次评选。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位于半引路西侧,东三环东侧,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北侧,西距现浐河约400米,共发现桥桩874根,宗地范围内桥体残长74.64米,宽20.54米。
桥桩基本上成排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方向156°。根据桥桩形制可分为方形木桩、圆形粗木桩、圆形细木桩三种,根据木桩分布情况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发现较明显的规律,方形木桩和圆形粗木桩年代较早,布局较规整,应为西汉早期始建桥梁时所建;大部分圆形细木桩位于方形木桩、圆形粗木桩之间,分布规律性不强,且年代较晚,或为西汉至东汉时期修补桥梁时所立。
旬邑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靖边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洛南县夜塬遗址发现于2011年,位于洛南盆地西部,处在南洛河与其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的第二级阶地部位,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考古发掘了位于近水向阳、堆积最厚、出露遗物最丰富岗地东南部,总计出土石制品12000余件,经研究可知,夜塬遗址下部含古人类文化遗存的第36层在不晚于距今11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便已形成。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栎阳自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前383年),到孝公十一年迁都咸阳为秦都34年,期间秦人再次开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秦末楚汉,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汉初刘邦先以栎阳为都,后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栎阳是大汉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小雁塔西北角工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等遗址,取得重要成果。总计发现隋唐至明清各类遗迹20余处,包括道路4条、渠沟3条、桥址7座等。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釉陶器、唐三彩、瓷器、铜器、铜钱、铁器及建筑构件等。
据了解,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工作于2022年12月23日正式启动,由在陕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7家具有团体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截至2023年1月6日,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5家单位的13个项目符合条件进入终评环节。陕西省考古学会组织评审会,包括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学会部分常务理事在内的15位专家参与评审,经项目负责人汇报、综合评议,最终投票评选出最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