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遗址”未来发展可期
近日,陕西省政府审议通过《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从2021年至2035年的15年间,周原遗址保护的原则、目标和策略。周原遗址除了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它的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周原遗址”在哪里?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为躲避戎狄侵扰,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遂率领族人离开豳,渡过漆水、沮水,翻过梁山,来到岐山之下的周原,在此处营筑城郭、宫殿、宗庙、房屋。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为了东进灭商,周文王将都城由周原迁至丰(今长安区沣河以西),后周武王又迁都至镐(今长安区沣河以东)。及至西周末年,虽然岐邑不再是西周王朝的都城,但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朝觐、宴飨、祭祀、册命、赏赐等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
斗转星移,当年周人繁衍生息的周原,如今成为横跨宝鸡岐山、扶风两县的周原遗址。遗址东至美水河东岸500米,西至眉麟公路一线,北至北山(铢镢山、大湾山、侯家山、首阳山、西观山)制高点一线,南至官务水库以南600米。规划区总面积约91平方千米,保护范围面积约48.2平方千米,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约42.78平方千米。遗址包含126个功能区,其中,商文化功能区5个、先周功能区20个、西周功能区101个。1942年,著名考古学家石璋如在周原遗址开展考古调查,拉开了周原考古的序幕。此后的80年间,周原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38000余件,其中,商周青铜器1000多件,各类陶器1万多件,西周甲骨2万多片。
周原遗址包括以农立国、西周都邑、手工业集聚地和建筑艺术等西周文明的辉煌成就,彰显着周文化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中国历史轴心时代对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殿堂。1982年2月,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周原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周原遗址”为何重要?
周原遗址是全国西周遗址中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现有学术成果最丰富的代表性遗址。周原遗址面积大、等级高,堪称西周最重要城址。周原遗址发现9座带墓道大墓,数量之多,远非其他西周遗址可比;发现的凤雏建筑区、召陈建筑区、齐镇-云塘夯土建筑群等大型夯土建筑,数量是全国西周遗址之最。凤雏建筑基址首次发现西周时期的社稷建筑遗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稷建筑遗存;发现的西周铸铜、制骨、制玉作坊遗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西周时期遗址之最;池渠遗存数量也位居全国西周遗址之最。
与此同时,周原遗址为典型代表的周文化遗产所彰显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哲学思想、行为准则等,对后世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周原遗址的保护、展示,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周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周原遗址的知名度、关注度和影响力,从而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开发建设与遗产保护、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持周原遗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围绕遗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能使周原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周原遗址”如何保护?
《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和“整体保护、突出重点”的基本思想。《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共15年,分三期实施,近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主要实施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管理设施工程;中期为2026年至2030年,主要实施建筑基址保护工程、西周墓葬保护工程、青铜器窖藏保护工程、手工业作坊保护工程;远期为2031年至2035年,主要实施文物遗存的管理、监测、维护与研究。
《规划》目标为完整保护国保单位周原遗址的遗迹本体、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逐步把周原遗址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区,完整体现周原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有效实现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周原遗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统筹周原遗址与周边区域土地资源、文化资源、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整合遗产保护需求与城乡发展需求,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根据《规划》,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还将按照“四片区三组团”(召陈-宫殿建筑遗址片区、凤雏-周城遗址片区、云塘齐镇-手工业作坊片区、岐阳-先周遗址片区,周文化体验组团、遗址博物馆群组团、传说信仰组团)进行遗址展示。近期展示大型建筑基址(召陈、凤雏、云塘-齐镇建筑基址),中远期展示手工作坊遗址(齐家、庄白遗址)、墓葬(刘家遗址等)以及周原遗址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