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向阳而生 温暖同行——安康市残疾人工作综述

2022-09-20 09:06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T|T

记者 肖兵 通讯员 鲁保国 许正国

仲秋时节,旬阳市双河镇隆科农业园区内,黄澄澄的谷穗在风中摇曳,又大又红的石榴挂满枝头,成群结队的鲤鱼在荷塘穿梭,硕果盈枝的葡萄园尽收眼底。年过六旬的老鄢望着这景象,感触颇多,是园区给他带来了生活的信心。他们老两口和重度残疾的儿子,管护着50多亩葡萄园,一年下来可以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我们园区发展稻油渔一体化种植1500亩,常年种植设施蔬菜500亩,园区吸纳了很多像我这样身体有缺陷的人就业,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实现了人生价值,也减轻了社会负担。在隆科农业园区从事管理工作的小邹侃侃而谈。

这只是我市园区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残疾人人口占比高、困难程度深、发展能力弱、脱贫成果巩固难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市情建立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用足用活残疾人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残疾人主体作用,残疾人事业步入改革提速、发展提效、服务提质的快车道。

改革赋能,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紫阳县蒿坪镇双星社区汪某一家至今还念叨残联干部的好。

当时,由于未及时给患病老人办理残疾证,在新一轮低保对象年审复核中差点取消了低保待遇,是镇残疾人专职委员詹庆方及时联系残疾评定机构免费入户为其做残疾评定,并联系县残联核发了残疾证,之后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帮其重新申请了农村低保,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解了汪某的燃眉之急。

从被动种好责任田到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用心用情为残疾人办实事,背后离不开整个残联系统的改革与创新。紫阳县残联负责人表示。

2019年以来,按照中、省、市总体部署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强党对残联工作的领导,以转职能强基础、建机制抓落实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和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残联改革方案的若干措施》,把加强党对残联的全面领导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重点任务,加强督办落实,扎实推进各级残联组织改革。

通过全方位改革,建立完善了残联向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报告工作、残工委成员单位向残工委定期报告工作制度,落实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将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效纳入对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和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以基层残联组织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了市县残联组织人员结构。市残联机关增加了内设机构和编制,有效缓解了人员队伍不足问题。县(市、区)残联改革方案全部明确了班子成员1正2副的配置,大部分县(市、区)都为残联增加了编制、优化加强了内设机构,将残疾人脱贫成效巩固纳入对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和对各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从各个层面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旬阳市、岚皋县成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宁陕县建立了残工委成员单位述职评议机制。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全市1916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残协组建,并成立了村(社区)残协,其中98%的残协主席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2259人,基层残疾人工作实现了由过去残疾人专职委员孤军奋战到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的转变。《中国残疾人》专题报道了安康经验做法。

队伍和阵地有了,如何保证服务质量?为此,各县(市、区)采取巡回镇(办)培训、以会代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对镇(办)村(社区)残协主席和专委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能力素质;市县各配套50%资金,为专职委员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报酬,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积极性;持续开展大培训、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摸清残疾人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让残疾人群众充分感受到残联组织的温度和效率。

奋斗的身影在哪里,高光就在哪里。2021年7月29日,在中国残联召开的全国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安康市基层残联组织改革经验以专题片形式在会上播放交流。2022年6月7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视频座谈会召开,岚皋县阳光家庭居家托养试点工作作为基层残疾人事业创新亮点作交流分享。

完善机制,致富门路越走越宽

2020年,安康8.72万残疾贫困人口和全市人民一道告别了历史性的绝对贫困。脱贫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生活的起点。目前,我市有持证残疾人15.3万人,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5%,占全省持证残疾人的10.76%;有三类残疾人监测户6450户7517人,占全市总户数的30.86%、总人数的11.2%。

如何确保已脱贫残疾人不返贫、能致富,巩固好脱贫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各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信息比对,落实帮扶政策,有效防范了残疾人规模性返贫风险。市残联会同市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建立健全残疾人入户探访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镇(办)联村领导、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镇(办)村(社区)残联组织成员、驻村工作队成员、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以户为单位,定期全面探访辖区内所有持证残疾人户、到期未换证和未办理残疾证的疑似残疾人户,将残疾人入户探访工作与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相结合,以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为探访核心内容,重点关注一户多残、以老养残、重度残疾人家庭和独自生活无人照料的重度残疾人,及时发现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以及因灾、因病和突发事件造成的生活困难,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紧急帮扶,确保特殊困难残疾人及时得到救助。

抓好监测预警,把可能返贫的残疾人群体找准、找全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开展防返贫监测试点,平利县率先出台《平利县建立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按照户分四类、定期研判、一户一策、责任到人的要求,动态预警监测,定期上报研判结果,其创新做法被《中国残疾人》刊载报道。岚皋县佐龙镇以镇域内所有持证残疾人户及疑似残疾人户为探访对象,以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成员、村级残疾人协会成员、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为探访主体,结合防返贫监测走访机制,对全镇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惠残助残政策落实、心理健康状态展开探访,对发现的困难问题实行一户一策一事一议,确保问题、困难排查化解到位,为全县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佐龙经验。

有健全的机制保障,还需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与其他脱贫户比起来,已脱贫残疾人返贫风险更高、巩固成果难度更大。全市持续加强产业帮扶,联合人社、农业、林业、供销等部门,依托各类经济实体203家,扶持带动3000余名残疾人通过发展产业和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大力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帮助6079名农村残疾人通过享受产业扶持政策或分享产业扶持项目收益实现增收;对2911名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突发状况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残疾人给予临时救助。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对10015人次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白河县麻虎镇松树村一组村民宋东洋,在外打工时意外致残,在残联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下,返乡后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发展养羊产业,成立了白河县东洋家庭农场,单手撑起脱贫致富的梦想,先后荣获白河县脱贫攻坚自强标兵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目前,宋东洋的家庭农场羊存栏300余头,年纯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0余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聚合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对于许多残疾人来说,各类政策保障如同洒向坎坷人生的一缕阳光。近年来,通过普惠与特惠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大兜底保障和帮扶力度。全市10.5万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社会救助等做到了应纳尽纳、应救尽救,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4%,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认真做好残疾人证规范化核发工作,机构评残与入户评残相结合,累计换发和新办残疾人证5.89万人次,为残疾人享受扶持政策打牢了基础。在全市249个村(社区)及公共服务机构,创新开展辅具进社区便民服务。扎实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0至14岁残疾儿童实现应救尽救。

翻开全市残疾人工作成绩单,引人注目的还有残疾人托养服务。为持续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市政府残工委制定印发了《安康市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照护试点工作方案》,市残联、市财政局制定印发了《安康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4300余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能力。

2021年9月,岚皋县率先在城关、民主、佐龙、蔺河等7镇开展阳光家庭残疾人居家试点。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由社会服务机构对具备接受培训和从事居家托养服务能力的残疾人亲友或邻里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残疾人护理员技能证书,并在服务机构的指导下为残疾人开展为期至少6个月的生活照料、身体检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等居家托养服务。

通过托养既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残疾家庭的家庭负担,还为有能力照料的托管户增加了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创新做法。岚皋县残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县有效破解就业年龄段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难题的经验做法得到中省残联肯定。

融合共享,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让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康市残联党组书记刘璇如是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至关重要。财政、税务部门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2020年以来,市人社局、国资委、残联累计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45场次,协调129家用人单位为残疾人提供1800余个就业岗位。投入资金120.6万元扶持87家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保障了139名盲人稳定就业。投入资金308万元,帮助620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就业创业。

抓实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确定市阳光学校、市残疾人辅具中心、西安儿童脑病医院安康延伸点为市级定点康复机构,加强县(市、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累计为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2.51万件(辆、台),装配假肢500余例,实施0至14岁听障、智障、肢体、孤独症抢救性康复训练900余人次,免费验配助听器1000余台,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发康复训练器材100余套,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9.84万人次,对7375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大力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编排的舞蹈节目《情满汉江》先后在全国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荣获三等奖和一等奖,多篇残疾人新闻稿件获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在安康图书馆开设了中国盲人影院和盲人阅览室。一大批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典型被评为陕西好人自强标兵脱贫攻坚奋进奖,残疾人夏江波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残疾人作家王庭德的自传体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人民日报》《环球人物》等媒体专题报道了其感人事迹。培养了以夏江波、成姣为代表的一批在国际国内大赛多次夺冠的优秀残疾运动员,安康市残联曾被国家体育总局、中残联评为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东京残特奥会上成姣在游泳比赛中获得1银1铜的成绩,我市参加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暨残特奥会的11名运动员,获得4金15银2铜的好成绩,充分彰显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如今,安康市15.3万残疾人沐浴着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新征程上,正与全市人民一道,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一封感谢信的背后:用细节传递温暖

    近日,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的感谢信,感谢学校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她生活上的帮助。感谢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原来,这位同学网购了一件大衣,收货…[阅读]

    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经管院举办“以书为伴,传递温暖”公益活动

    (通讯员 胡家苇 马浩毓 赵奇湄 )关爱留守儿童,温情永驻心间。“以书为伴,传递温暖”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是以明信片为载体,采用在明信片上书写温暖话语的形式,向留守儿童传递爱意并捐赠书籍的系…[阅读]

    小窗口大情怀 西电1元爱心餐温暖继续

    ■记者 安猛 1元钱能买到什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您可以买到一盘美味可口的套餐、一碗热气腾腾的烩菜、一份香气四溢的肉丁拌面…… “我第一次品尝到1元爱心餐是在西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阅读]

    在校也要温暖过年——物光院开展除夕慰问留校学生活动

    “在校如在家,新春暖意洋”。2022年1月31日(除夕)下午1点半,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独国社、执行院长邵晓鹏带队,前往南校区慰问留校学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军荣、副院长辛红、周慧鑫以…[阅读]

    丁香1号书院多措并举助力留校学生温暖过年

    “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心想事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