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对话:学会观察,懂得理解
记者 田丕
在《众神之地》第一集里面有一个镜头:当冈仁波齐岩画上那个线条勾勒的牦牛切换成一头体型硕大的野牦牛站在山坡上,时空转换让自然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种沉默的力量。
田丕:您在大学时学习的是管理专业,现在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为什么会有做导演的想法?在学生时代是否受过影响?
曾海若:肯定有影响,在上小学和中学时,我特别喜欢看电影,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在现在广播电台那个地方有一个录像厅,我和同学经常去那个录像厅看录像,再后来家里有了DVD,可以更方便看电影。
高考时,我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期间在学校里排话剧,也拍了一些关于大学生的短片。从那时候起,我觉得自己理想还是想做导演。毕业之后,2001年中央电视台招人,我就去了央视,进了东方时空栏目组,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做纪录片。
田丕:在《众神之地》这部纪录片里,选择的动物都有象征意义,它们和当地生态体系、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至今,这些动物在当地的语境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追寻和这些动物相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曾海若:导演组在最初决定选择什么种类的动物时,就确定要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其实除了这四种动物,我们在全国也找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华北豹、野骆驼等等,但是这四种动物是最有代表性的种类,因为它们没有重合性。这部纪录片想要展现的自然和动物在地貌和生态上所独有的风貌。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中国是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这里差别很大,既有高原也有海岸线,动物总数量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种类很丰富。所以最后我们选择的野牦牛、亚洲象、东北虎和中华白海豚,能够体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貌和生态。
《众神之地》探讨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些动物,以及面对这些动物背后的大自然。
田丕:在《第三极》拍摄中,您在第一集《生命之伴》中用藏猕猴作为首先出场的动物,在西藏的传说中,藏人的祖先来自藏猕猴。再到《众神之地》,用牦牛作为第一集的主角,斯巴宰牛歌也反映出藏族人认为世界是白牦牛变化而来的。在这样一个有别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叙事结构里,西藏在您的创作中带给你什么?
曾海若:去过西藏的人对西藏的印象都会很深刻,尤其是对做纪录片的人来说,如果要拍摄自然、地理、生态这样的纪录片,西藏是一个合适的拍摄对象。
西藏相对比较好地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文化、习俗、传说,更重要的是西藏地理环境非常特殊,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来说,这里都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西藏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聚居区,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气候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每次拍摄跟地理自然有关系的东西,我都会想到西藏。
田丕:这么丰富的自然地貌带给你的选择余地也变大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会注意到什么?
曾海若: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具有丰富的地貌特征,既有4、5000米高的高原,又有面对大海的漫长海岸线,阶梯感非常强烈。这种丰富性带给导演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很长时间也是一个农业社会,人和动物之间争夺领地时有发生,中国需要养活大量的人口,也就需要大量的种植农作物,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人和动物之间的冲突。
田丕:安康是您的家乡,很多外地人对陕西的印象是一个以厚重土地为根基的省份,却很少知道安康的河流丰富、水量丰沛。水对于自然至关重要,在《众神之地》里,除了西藏、东北、云南,您把目光也投向海洋,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神秘未知的领域给您拍摄带来什么困难?
曾海若:在拍摄时,我们也思考过,什么样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有图腾的感觉?什么样的动物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传承比较重要?
相比较于森林、原野这样的自然环境,海洋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比较靠后的,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范围大多数还是在河流附近和内陆。海洋文化在唐宋之后随着内陆移民大量南迁,很多人生活在海边,海里的动物才被人类熟悉起来,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的海岸线非常长,而且很复杂,跨度也很大。我们希望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海洋动物,这种动物对中国人来说又很重要。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中华白海豚。因为从唐宋之后,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华白海豚在历史的记录越来越多。
田丕:您的纪录片在镜头、语言上和国外优秀的纪录片媲美,但在讲述故事的内核上应该还是中国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对中国人顺物自然的投射,所以纪录片里呈现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自然大美境界。您觉得技术的发展对于展现自然的原生态状态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曾海若:《众神之地》是中国式的讲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把天地、人放在一起,我们纪录片和BBC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BBC带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去看待这些东西,他们把人和物分得很清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一直追求的是与天地的和谐,至高追求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即使到今天,我们也很难把这种天地的美、物种的美和我们分开。
从技术的角度,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追求把动物放在自然环境中,把人和动物、和环境放在一个概念中看待。我们在拍摄这些景物时不仅仅是用空镜头来表现,也在追求动物在环境中的美感。
技术上我们使用了各种设备,包括航拍、微观拍摄、延时拍摄、红外拍摄、特殊的机位等等,把现在能用的拍摄方式都使用到了。就是为了做到景物中有人、人又能看到动物、动物又在环境中这样的立体的自然表现,最终达到一种东方式的追求。
田丕:这个片子拍了多久?
曾海若:拍摄周期是2年多,后期制作有1年,还有策划和前期准备,花了3年多到4年的时间。
田丕:在自然纪录片里,动物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主角,但之前您接受采访时说过:人是故事的核心,因为有人的存在,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也会有解决矛盾的努力。那您觉得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如何为自然环境带来益处?
曾海若:我们在片子中探讨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各种关系,比如在野牦牛那一集里面,人和野牦牛之间是有一种交易的关系;在白海豚里面,人和白海豚之间是缺乏沟通的关系;亚洲象里面,是人和大象之间的冲突关系;东北虎那一集里面因为人的关系,东北虎从差点灭绝再到复兴。
人和动物之间不是简单的关系,这个背后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怎么看待自然?人在自然中需要索取,但又要维持平衡,要尊重自然,所以人跟动物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觉得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知道人类在和谁在打交道,知道这些动物大概是怎么想的,它们需要多大的地方和多干净的河流或者海洋,它们生存的好坏代表着什么。如果说东北虎都生存不下去的话,一定是说明那片森林出现了问题。
这些食物链顶端的哺乳类动物,就是大自然的晴雨表,它们生存的好坏其实在说明自然现在到底怎么样。气候变化、自然变化都是非常具体的。在这些变化发生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动物生存状态能够看到整个生态的变化,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人和动物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它们,然后需要尊重它们,不是简单的尊重,而是在知道它们对人类很重要之后,我们的行为、决策、规划都要考虑到它们,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田丕: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对自然表达出尊重,但也应该看到,自然反馈给我们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当我们发现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存方式与人类行为息息相关时,我们会把人类的情感投射在动物身上,这似乎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界限?如何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点?
曾海若:这种平衡点建立在对自然的了解,或者说对动物的了解上。如果很多动物都生活不下去了,那一定是平衡被打破了。真正的平衡是人和动物都生活得很好。比如国家提出的长江水域禁渔,就是在恢复曾经被打破的生态平衡。
所以对待野生动物,首先要保证它们能生存下去,尤其是这些大型哺乳类动物,它们处于食物链顶端,如果它们出问题了,就是整个食物链都存在问题。人类要给它们留足够的领地和食物,能让它们繁衍下去,这就是平衡。
田丕: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学习自然,人类应该从自然中有所收获,您认为路径和方法是什么?
曾海若: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当你了解了野生动物之后,就会知道怎么去尊重它们,也会明白它们的存在对自然有多重要。
包括我们在自然环境中游玩时,要懂得有些区域不要去,更不要去惹怒那些野生动物,也不要去干扰它们的生活。人和野生动物最好的共存方式就是不要去打搅它们。离这些动物远点,让它们好好地生活。
田丕:看这部纪录片,我们有很强的代入感,镜头、音乐也让我们身临其境。好的纪录片会让人思考,在《众神之地》中,您希望观众能得到什么?
曾海若:从宏观方面看,人类应该尊敬自然,尊重动物。从微观方面看,人其实也是自然和动物的一部分,人是可以和自然连接的。我们平时生活工作在城市里,体现的是忙碌的状态,会有焦虑的感受,焦虑会让人产生心力交瘁的感觉。看看这样的纪录片能够让心情有片刻的平静,知道自己其实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生活的节奏,放缓一下,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不要失去和自然的连接。
田丕: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自然物种丰富、动物种类繁多,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秉持这些自然资源,安康可以在物种保护方面做哪些工作?
曾海若:之前我们也拍过安康的动物,现在大家都已经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时,需要对本地自然环境、生态结构了解得更清楚,比如安康到底有多少种野生动物。对生活在这片地方的陆生、水生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了解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它们,这些自然资源也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自豪感,更热爱我们的家乡。
从我个人来说,每次回来都会觉得安康这些年在环境保护上下了特别大的力气,保护得很好。我们更应该对有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感到自豪,很多地方已经没有机会可以这样去保护,安康还有这么好的环境很难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发展,但发展一定和环境、动物保护是矛盾的,就需要进行取舍,这种取舍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也是考验智慧的。
曾海若
陕西安康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任编导,2002年进入《东方时空纪事》,开始拍摄纪录片。2003年参与《电影传奇》的筹备制作,2006年任《电影传奇》总导演,2007年开始,与崔永元一起探索口述历史类节目的制作。2009年任20集纪录片《我的祖国》总导演;2010年,任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总导演;2011年担任《新电影传奇》总导演、纪录片《我的抗战Ⅱ》总导演;2013年,担任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电视台、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第三极》总导演。
2022年7月11日上映的《众神之地》由哔哩哔哩出品。展现了青藏无人区的野牦牛、中华白海豚、野生东北虎和云南野生亚洲象与人类共存的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曾海若担任该片总导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