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凤:让安康富硒茶香飘世界
记者 胡智贤
修长的身姿,得体的衣着,淡雅的妆容,干练的短发,风趣的谈吐我原以为这是女企业家该有的样子。然而,见到徐智凤后,彻底颠覆了我对女企业家固有的认知。
徐智凤,汉滨区关庙镇人,却被汉滨区晏坝镇人称徐大姐。关庙镇地处安康城区以北的城乡结合部,晏坝镇处于安康城区南部的山区,从南跑到北,从城区跑上山,徐智凤与晏坝镇结缘,得从茶说起;我有幸读懂她,缘于与她的两次偶遇和一次特意拜访
荒山变茶山
3月的晏坝镇胡家沟村,放眼望去,满目绿意,一垄垄茶树争先恐后的冒着新芽,茶农们头戴斗笠,身挂竹笼,散布在茶园里,指尖在茶枝间穿梭,俨然一幅生动的采茶图。
位于胡家沟中部的康聚龙茶业加工厂里,数台炒茶机正在徐徐运转,工人们忙着加工茶叶,鲜嫩的茶叶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干茶,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茶香。
见我们到来,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卫生帽,脚蹬棉布鞋,脸部除了慈善的笑容,没有任何装饰的中年女工向我们走来,在门口的长条桌旁熟练的为我们泡茶,经同行的镇宣传干部介绍,她就是工厂负责人,徐智凤。
在徐智凤的指引下,我走进车间,如何静置、杀青、摊晾、理条、烘干每一道工序,她都了如指掌,颇为详尽的讲解。鲜叶的品质固然重要,制茶的过程更是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她说,每到采茶制茶季,她都会吃住在园区,对每个工序严格把关,保证产出的每一片叶子都是质优的好茶。
我与茶结缘,是因为我好茶,对土地有情怀。出了工厂,在去园区和大棚茶种植基地途中,徐智凤打开了话匣子。
徐智凤说,2016年6月,她陪朋友来晏坝镇考察项目,途径胡家沟村,便被两山夹一川的撂荒地吸引了,我是大山里的娃,祖祖辈辈都以土地为生,眼看着那么好的土地荒芜,长满了碗口大的树,太可惜了。
因为她有种茶的经验,胡家沟村又处于富硒带,自然风景,水源湿度都适合种茶。回城以后,徐智凤就开始筹划流转土地,请工人,整理撂荒地,一年后,茶园便开始投工建设。2016年12月,成立安康市汉滨区康聚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注册秦仙林茶业品牌。
2020年,1200亩茶园迎来建园后的第一次采摘。几年来,辐射带动茶产区3000亩,建成茶厂1座,占地1400平方米,配套绿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1条,冷库1个,库容量200吨,成品库、化验室等配备齐全,累积带动脱贫户175户360人走上增收致富路。
头三年是最难的时候,只见成万的资金投入,没有回报,不得已的时候,还得借钱发工资。回忆起几年来的风风雨雨,徐智凤没有后悔,眼里反而多了一丝坚定和向往,她说,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有人去担风险,如今,看着大山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她的带动下,腰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她心里是美滋滋的。
茶叶变金叶
5月中旬,随市作家协会在晏坝采风期间,我对茶旅融合发展来了兴致。蒙蒙细雨中,走近胡家沟村四组赖家沟茶宴九号民宿,4栋白墙黛瓦木门红对联的房屋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房前屋后,手工竹篱笆、不知名的果树、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小花将房屋点缀更加灵动,让人神往。
公路对面的一栋民宿,传来锣鼓和花鼓声,我情不自禁的上前,想一探究竟。在这里,我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徐智凤。
见到我,她赶忙拉我进屋,端凳倒水一番客套后,便开始抹桌子摆碗筷,我也随之与她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民宿的负责人也是她。2020年,茶园成园开采后,村里也多了些慕名前来的商家和自驾游客,没有吃住的地方,很不方便,她便冒出了开发民宿,走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延伸茶产业链,盘活茶产业经济的想法。
言谈间,我们走到院坝边,她向我一一介绍每栋房子的进度、用途及周边的综合规划。现在已经租了4栋房子,身后这栋以接待散客用餐休闲娱乐为主,对面的3栋房子,以打造民宿为主,每栋房子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卧室,可供一家6口同住或两家同住。徐智凤指着眼前的一切,如同向我介绍她的子女般自豪,房子周边,种植的有水果和蔬菜,游客可以根据需求采摘食用,采茶季,还可以去茶园采茶体验生活,管护季,也可以走进茶园锄草施肥剪枝,感受劳动的乐趣,当然,还有相应的报酬拿说着,徐智凤抿嘴笑了起来。
企业之道,始于责任。徐智凤说,她的园区先后被授予安康市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市级龙头企业,被评为产业扶贫先进单位。秦仙林茶叶先后通过绿茶、红茶绿色食品认证,荣获第二届端午安康硒水鉴茶特等奖,连续两次荣获安康富硒茶名优茶大赛绿茶银奖红茶银奖,陕茶一号仙毫荣获亚太茗茶特别金奖。这些荣誉和成就不是她的初衷,更不是她的目标,她要化之为动力,倒逼自己进步,与时代共舞,带动一方富裕康养。
跟随她的脚步,我依次参观了民宿内正在完善的厨房、餐厅和卧室。乡土味儿的柴火灶,古朴的八仙桌,做工精细的长条凳,温暖田园风的卧室行走期间,如归家般的舒适惬意。门前,一汪清澈的小溪静静的流淌,两旁的花儿,草儿在细雨中窃窃细语,似乎在轻轻的歌唱。
茶农变专家
7月中旬,我想写一篇文旅人物,徐智凤第一时间就浮现在脑海。很快,我便与她取得联系,并约在她的茶叶店见面。
在城区东关的大北街中后段,我找到了秦仙林茶业店,门口左侧摆放的茶业正整装待发,右侧摆放整齐有序的新鲜西瓜、圣女果、南瓜、青椒也备受青睐。见到徐智凤时,她正在打电话。
刚与我通话的是新疆客商,需要600斤袋装绿茶。通完电话后,徐智凤边熟练的泡茶边介绍,我泡的是翠峰,这个茶汤色清澈,入口浓香,茶味纯正,醇厚鲜爽,有甘甜之味,也十分耐泡。
徐智凤精通种茶,管护茶,采茶,制茶,售茶。我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58岁的大姐泡茶也是如此专业,面对我的疑问,徐智凤微笑着说,想要做好茶,做优品牌,经营好一个团队,首要任务就是要懂茶。
自从选择茶产业,徐智凤没有一刻停止过学习,她带领技术骨干走出去学,邀请茶叶专家走进茶园和车间培训。如今,企业内已有制茶专家2名,茶技师3名,茶艺师2名。生产的茶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从2月28日至今,已经出售6吨绿茶,3吨红茶,预计最少还要加工5吨红茶,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说话间,店员端来一盘西瓜和一盒圣女果,西瓜又甜又沙,圣女果微酸多汁,味道让人赞不绝口。
这些水果是园区自产的,没有用过化肥和农药,纯绿色天然,吃着放心,每次送来以后,就堆放在门口,附近市民自会上门来买。徐智凤指着门口说,为响应国家稳粮扩豆增油号召,协助亲友返乡创业,她又带头先后成立了安康晏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康顺民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胡家沟村、中心社区、金龙村、小沟村共流转600亩土地,建成蔬菜和粮食种植基地, 200亩蔬菜水果已经产出见效,400亩大豆和玉米正待秋收。
在晏坝的六年,是徐智凤默默坚守的六年,她如同园区里的一茶一果,一菜一菽,独特而朴实,渺小而伟大。如果说徐智凤是一首歌,那么她选择扎根晏坝的勇气就是五线谱,挥洒在茶园、蔬菜大棚、玉米大豆地里的汗水便是配乐,如今的成绩更是悦耳动听的歌唱,她就是大山里的铿锵玫瑰,自信,执着,激情,蓬勃,向上
扎根深山的六年,是亲人对我的永不言弃,是客户对我的不离不弃,下一步,我要把茶产品做精,民宿做优,蔬菜粮食保供基地做实,结合茶旅、农旅、文旅融合发展,让产业提质增效,带领百姓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徐智凤的眼中充满光亮,也满是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