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万企兴万村”带动投资超6500万元
本报通讯员 姜华
盛夏的朱儿坝,在朝阳的映照下,生机勃发。站在山顶的瞭望台上,放眼望去,脚下千亩生态果园郁郁葱葱,远处的温泉酒店、水上乐园、民宿小院充满了现代气息。
这个小山村的变化,与一项行动息息相关——去年以来,陕西省吹响了“万企兴万村”行动号角,略阳县借势发力,域内民企、商会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朱儿坝村的华丽蜕变即源于此。
据统计,该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通过产业、就业、分红等方式,域内174家民企、商会、社会组织与152个行政村结成“亲戚”,承接需求项目272个,投入资金达6500余万元。目前,通过“大拼盘整合、保姆式服务、菜单式推送”,架起了村企结对帮扶的“联姻桥”,正在不断地为乡村振兴蓄势添能。
“大拼盘整合”,为民企参与乡村振兴“搭台子”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对域内民企、商会、社会组织等帮扶资源进行“大拼盘整合”,有组织、有计划地促成企业与行政村“结亲联姻”,使之形成帮扶的“拳头效应”,是略阳县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有力举措。
2021年,该县发出“万企兴万村”行动倡议书。县工商联、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经贸、民政、市场监管等六部门印发《“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将域内174家民企、商会等社会帮扶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优势互补、自主结合、村内优先的原则为152个行政村牵线搭桥,缔结帮联关系;县上每季度研究一次民企帮扶工作,每季度征集并发布一批社会帮扶项目,为组织民营企业对接帮扶提供基础支撑;民企、商会等在政府引导下,以联系村为重点,以农业产业为抓手,不断激活农村“造血功能”,实现村企互利共赢。
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联的同时,略阳县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集体对集体”式帮联,即根据某村实际,进行组团式帮扶,整合多个企业资金、技术、市场资源,将生产线搬进村子、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略阳县副县长王虎介绍说,动员民营企业投身乡村建设,不但能有效激活乡村发展潜力活力,带来先进发展理念,还能改变村容村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保姆式服务”,为民企投身乡村振兴“铺路子”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略阳县各有关部门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好服务,出台《略阳县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在项目申报、稳岗就业、财政贴息、保供助销等方面为民企提供倾斜支持,累计培育龙头企业27个、联农带农经营主体30个,累计投入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2亿元;以五大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成立天麻、杜仲、林麝、乌鸡、黄精五大研究院,建立涉农专家站9个,派驻科技特派员60余名,为农业产业发展、企业科技攻关、日常技术指导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一批种养殖基地、产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农村,陕西百味园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成西北最大的乌鸡产业园区;陕西悦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陕南最大林麝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注入50万元资金,带动50余名低收入农户就业。陕西金泰阳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科创园,黄色系羊肚菌品质选育获得成功、工厂化无土栽培天麻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该县还积极与无锡市海安商会、陇南商会等沟通对接,帮助域内企业拓宽产品渠道、打响产品品牌,引导鼓励异地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来略投资兴业,并利用对外经济合作平台引导支持涉农企业“走出去”寻找商机。
“菜单式推送”,为民企助力乡村振兴“开方子”
8月12日晚,白水江镇林家山村的低收入户马王春完成了80箱中蜂的采收工作,看着堂屋里600余斤新采收的蜂蜜,脸上乐开了花。
马王春收获的这份“甜蜜”,离不开皇潮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帮扶与支持。2022年初,马王春家发生重大变故而被列为低收入家庭,为了重拾生活的信心,他便想通过发展产业来改变现状。这一需求经村上报、镇初审、县确定后,被纳入了全县社会帮扶需求项目库。皇潮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及时予以资金、技术支持,帮助其发展中蜂80箱、天麻500窝,预计年收入将达到4万元以上。
略阳县按照村上报、镇办初审、县上确定的流程,每季度征集一次社会需求项目,建立社会帮扶需求项目库,企业根据提供的“菜单”进行“点菜”,到村开展针对性帮扶。“菜单式推送”让“村企联姻”更易落实落地,有效破解了一批受项目审批、政策瓶颈、资金投入等制约的小微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一大批关乎民生的“微型项目”在“万村兴万企”行动中开花结果。
针对“三类人群”、因灾因疫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困难大学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等,采取捐款捐物、认领公益项目等方式出资出力。去年以来,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达2018.43万元。
引导餐饮、建筑、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开发就业岗位806个,发放工资1012万元。
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及企业购买帮销群众自产乌鸡、蜂蜜、猪肉等特色农产品300余万元,涌现出袁国强、王霞、张崇军等一批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电商帮扶示范户。
利用食用菌、乌鸡等种养业协会,组织专业人才到村组开展技能培训100余场次1310人,帮助群众提升发展致富能力,积极发展“五小经济”。
围绕“一县三品”“一品一链”产业布局,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撬动,鼓励本村产业大户或民企投身农村产业项目,全县29个有较大民营企业的村获得企业产业帮扶资金达2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