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复杂精巧的传统剪纸、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术、古老技法的夹江年画……近年来,非遗文化结合新时代元素创新发展,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爱,古老非遗文化正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蝶变”。
巧手融入“新生活”
山东省胶州市非遗剪纸艺人杨秀丽几乎每次去学校讲课都会“拖堂”。用她自己的话说,“学生们常常意犹未尽”。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喜爱剪纸的杨秀丽几十年来始终没放下剪刀,30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剪纸大赛中获奖。多年来,胶州市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杨秀丽便成为非遗剪纸文化的“宣传大使”。
“让学生和社区居民现场体验剪纸的魅力,从而身体力行去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杨秀丽说,许多居民看到她创作的新技艺彩色剪纸后很惊叹,“原来剪纸也可以五彩斑斓”,在她的影响下也纷纷拿起剪刀尝试剪纸。
在杨秀丽看来,非遗传承人不能将非遗文化束之高阁,而应让它融入百姓生活,使百姓受益。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精神进行创新,创作出让百姓喜闻乐见的非遗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放光彩。
为此,经过反复思考,杨秀丽在剪纸主题与技艺方面不断创新,创作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廉尚法》等题材讴歌新时代,受到群众好评。
古艺绘出“新风尚”
今年5月,浙江省温州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520”当天在网店销售出了100多份用木活字印刷的复古婚书。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0年,它以“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活字制作有20个环节,先用毛笔在木头上写反字再雕刻,一个一厘米见方的字要雕刻10多分钟。常用的字盘有1万个活字,世代口传相授一首160字的口诀,熟记在心后寻找活字非常快捷。
“我觉得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做文创是个好办法。”王法万说,2017年,他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19年又成立了公司。今年高考前夕,他制作了几十组“金榜题名”木活字模,赠送给瑞安中学的应届考生。他还在全国部分旅游景区开了22家木活字体验馆,让游客体验毕昇发明的木活字的神奇。
近年来,瑞安市大力实施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发展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助力木活字印刷在新时代“绘”就传统文化新风尚。
文化复兴“新时代”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温沙坪村曾是落后边远的省级贫困村。2015年后,村里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出“网红”农产品,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点。
黄连麻糍是客家独有的传统糕点,其制作技艺是江西省级非遗项目,也是温沙坪村的“网红”农产品黄元米果的前身。
“游客最喜欢看我们制作黄元米果的过程,有的还亲自上手试试。”村民龙小伟说。
黄元米果还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牛肉、土鸡等销售。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村里已有12家农家乐,20余家民宿,一天可接待游客300人,年户均增收3万元。因为乡村旅游搞得好,村民平时会在直播带货时推介家乡的好山好水,村庄也因此成为周边城市居民的“网红打卡点”。
古老非遗文化结合新时代元素,正不断融入百姓生活,焕发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自2008年以来十多年如一日,只为恢复夹江年画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并于2010年建立了夹江年画研究所。
“我曾经钻研了5年,就为了掌握夹江年画天然颜料的提取和使用技艺。”张荣强说,他甚至会为了复原一种颜色,而漫山去寻找能够提取这种颜色的植物。
在张荣强的努力下,被原汁原味“复活”的夹江年画走上了电商平台,虎年春节期间曾一度脱销。古老非遗文化正悄然绽放着新的生机。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