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府谷:十万亩“金土地”奠基“绿色粮仓”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农业之资、农民之根。新时代以来,府谷县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依托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了雨养农业区“农田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管理节约化”的高效农业新路子,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政策,因地制宜,因人因户而异,形成“土地流转—托管经营—收益分配”一系列创新性的好做法、好经验,创新实践“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藏粮于地:提升耕地“含金量”
府谷县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县级财政优先配套“三农”项目,截至目前,已建成10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和1万余亩高效旱作节水示范农田,当地老百姓合称“金土地”,经标准化的平整建设、漫灌改滴灌、“四位一体”补灌、旱作集成技术推广,由原来的“三跑田”变成了如今的“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仲夏时节,广袤的“金土地”由金黄逐渐变成浅绿,由浅绿变成深绿,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就了“绿色粮仓”之基。
在府谷镇尖圪垯行政村看到,原来崇山峻岭之上的分散梯田变成了现在的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农田,原来撂荒的杂草丛生的耕地变成了肥田沃土。在今年新建的4.33万亩高标准农田中,尖圪垯片区相对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相关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将个人分散土地流转回村集体合作社,再由专业农机作业队耕作,三个自然村共平整高标准农田3000余亩;配套建了70多座集雨窖,利用高科技材料——软体布收集雨水,供籽种发芽、幼苗点播浇水等,这一举措,破解了因山上缺水而制约农业生产问题。
年近60岁的麻黄沟农场主高彦晓在村子里算是“年轻人”“壮劳力”,会使用旋耕机、播种机、三轮车等机具,有了这些设备,使他的劳动轻量化,效率大幅提高,因此,他今年种了400亩地,因设备好、人勤劳、能致富,一直留守在村子里,舍养着100只羊子、4头猪,他的兴奋和满足溢于言表。
“过去牛耕地一天一垧(2.5亩),现在机械化耕地一天50亩;原来土地未平整之前我才种200亩地,今年用大型机具平整以后我种了近400亩土地;政策非常好,给我们村发了1290袋子土豆籽种,肥料是按每亩800斤发放。”府谷镇尖圪垯行政村麻黄沟家庭农场主高彦晓说。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宽明说:“我们这里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去一直以来,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畜牲耕作,广种薄收;近年来,我们借助国家实施高标准农田的大好机遇,实施这样的项目,既能够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又能达到机械耕作使农民劳动轻量化的效果,还能保住地中墒,集住天上水,为下一步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据了解,2021年,府谷县累计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1亿多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今年实施,建成高标准农田4.33万亩。其中麻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770万元,争取中省资金560.2万元。项目区分布在麻镇刘家坪村、前尧湾村、坪伦墩村、麻镇村,具体实施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节水灌溉(膜下滴灌)、道路维修等工程;在府谷镇、黄甫镇等5镇实施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776万元,争取中省资金1120.4万元。项目区分布在府谷镇尖圪垯村、沙沟村、贺家畔村、木瓜镇王家峁村、黄甫镇段寨村、墙头尧峁村、赵五家湾粉房沟村,实施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软体水窖、农田防护工程;在“两川”流域实施了2.83万亩高标准农田,计划总投资6028万元,争取中省资金2990万元。项目区主要分布在古城、黄甫、麻镇、哈镇、清水等镇,项目一期主要为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目前已全部完成,软体集雨窖、边坡工程正在进行中。
府谷县财政局、原扶贫办(现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过去几年内实施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再加上今年农业农村局实施的4万亩,共10万余亩,并且该县出台了一系列复垦复耕奖补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藏粮于地的基本目标;然而要想旱涝保收,持续增收,还要在藏粮于技上下足功夫。
藏粮于技:让农业提质增效
“人勤春早”,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在春寒料峭之际,府谷县农业农村局已经在麻镇坪伦墩开始实施1700亩“四位一体”补灌项目、刘家坪村2200亩“漫灌改滴灌”项目,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严格把好质量关,旨在引领示范,节约用水,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我村有高效农田1600亩,原来浇地每亩30元,现在每亩10元,按一年浇4水来算,节省十几万元。”麻镇便民中心坪伦墩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媚兵说。
2021至2022年,榆林市安排府谷县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建设任务1.27万亩,其中“漫灌改滴灌”项目4100亩,总投资655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全部完工。
模式创新:探索实践“托管经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土地与粮食的关系类似于此,有了优质充足的土地,才是粮食丰收的希望。然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务输出不断增多,农村劳力老龄化的出现,基本农田撂荒不可避免。要想把分散的个人土地流转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行专业队伍从“春种到夏管再到秋收”的一系列托管经营,没有科学、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和合理的收益分配,是很难推进的,农业农村工作人员,各镇、便民中心“三农”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年,该县木瓜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产业化发展:在山顶平地、山腰种树、山底打坝,坚持山水林田坝草沙综合治理;倾力打造有机糜谷种植示范区,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作物轮作倒茬,已经平整土地并种植高标准农田13000亩。
“平整的20多亩地,我自己留2亩种玉米,其它地都租出去了。”木瓜镇东梁村村民张宝娃说。
木瓜镇政府搭桥,引导广大村民把土地流转回村集体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统一出租给县农业投资公司,解决了因土地承包权分散、不便机械化耕种的问题。
“我们与县农投公司合作,除了自种的,全部承包给农投公司,每亩给100元,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土地荒芜的问题。”木瓜镇东梁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刘买树说。
在孤山镇岳家寨村的千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里,玉米种植机在平整而肥沃的土地上来回穿梭,籽种、肥料和地膜一次性到位,种植过的地面蔚为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孤山镇中上墕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郭小军说:“我合作社种植节水农业示范田1300亩,双膜拱棚18座,去年给村民分红14万,给村民务工工资20多万。”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宽明说:“针对农村劳力年龄偏大,合理有序地流转土地到村合作社,委托专业的农机作业队和农投公司,负责耕、种、防、收、打捆等业务,避免土地撂荒,提高土地收益,确保我县粮食安全。”
当前,府谷县共有耕地10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5万亩,水浇地3万亩。已建成高标准(高效)农田10余万亩,预计“十四五”末,建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人均1亩。
通讯员张美录王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