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探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林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作为华夏文明发祥的重要文化源地和历史文化基因源地,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得秦岭山脉孕育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元的文化类型,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被尊为“中华父亲山”。保护秦岭就是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秦岭保护职责,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每一个林业人义不容辞的第一要务。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位于秦岭西部南麓腹地,始建于1958年,辖区横跨勉县、留坝两县,既是国家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工程区。辖区总面积63.24万亩,最高海拔2640米,最低海拔980米。活立木蓄积39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7.90%。在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防护体系保护中,秦岭辖区森林资源管护连续47年无森林火灾。彰显了汉西人守护好秦岭祖脉和合格生态卫士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陕西力量。但是,要保护好秦岭就是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此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植被和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重点任务。
一是依法治理、改革创新。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司法建设,强化法治,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定政策,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目标。建立健全有效衔接、运行顺畅、简明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等不同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重视发挥秦岭区域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维护美好家园。
三是分区指导、联合防治。科学确定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适度开发三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在禁止开发区内严格依法予以保护;限制开发区,在保障生态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生态恢复、适度生态旅游、实施国家确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国防战略建设项目;适度开发区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要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联防联控、流域共治,协调解决区域、流域环境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发挥陕南森林优势、加速林业碳汇工作、将“两山”银行落到实处,让林权人和人民群众受益。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严格产业准入,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对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实行强制性、全过程监管,对已造成的生态功能损伤加强治理与修复,坚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创新思路,真抓实干,高标准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卫士建设,为实现“林业工作高质量,生态空间高颜值”贡献力量,坚决争当合格、坚强、永远的秦岭生态卫士。
(谢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