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总揽,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政策靠前稳住主体。延续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为制造业和信息、科技服务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严控涉企收费,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服务收费。开展民营企业梯度培育、产业水平提升等专项行动,全年净增“五上”企业130家。
项目引领扩大投资。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20个,总投资25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5亿元。落实61名市县领导包抓8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方位协调、全过程指导、全周期服务,确保西延高铁、延安东绕城高速、陕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度、投资有强度、形象有进度。全年产业类项目投资增长10%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资本投资增长1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
优化环境利企便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优流程、压时间、增便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强化审管联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诚信政府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评估问效,对绩效低下的及时清理,构建市场环境公平、投资贸易便利、政务服务优质、法治体系健全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防范风险守住底线。健全完善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建立专班,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规范国企投资行为,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设立市级债务增信基金,平滑市属高负债企业阶段性债务风险。
二、以高端多元低碳为导向,创新驱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突出科技创新,优煤、稳油、扩气,加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狠抓技改挖潜,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延安力量。全年生产原油1444万吨、加工原油920万吨,生产煤炭5000万吨、天然气86亿立方米、LNG175万吨,发电111.5亿千瓦时,生产卷烟30.6万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谋划布局重点产业链。坚持用链式思维谋划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建立“链长制+专班制”工作机制,延链补链强链。
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整合提升产业园区,支持黄陵、志丹、延川工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夯实发展载体,实现错位发展。对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区,可结合实际发展2-3个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亩均效益”作为倒逼园区提档升级重要手段,用地指标优先向工业园区倾斜,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支撑力。
增强创新发展源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建好用好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聚焦能源开采转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数字化赋能等领域,构建符合延安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创新体系。技术合同成交额3.6亿元。
三、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强基固本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把确保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推进撂荒地复垦复种,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集成良种、农艺、农机、加工协同增产技术,创建16个玉米增密度核心区、40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
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发展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4条产业链,延伸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优化提升“百千万”高质量核心区果园22.6万亩,苹果产量410万吨。支持洛川高标准建设全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00个。新建改造设施农业基地1.5万亩。建设小杂粮订单基地4万亩。
乡村建设稳步伐提品质。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配套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数字乡村、农田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5万座。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样板村50个、重点达标村100个。
成果巩固稳政策提质量。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政策衔接、责任落实、驻村帮扶、督导考核五大工作体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等突发严重困难户,严格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洛川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延川、延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四、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龙头,挖潜扩能提升现代服务业
推动文化旅游提档升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来延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400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发展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作用,壮大新型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智能消费、沉浸式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
五、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城乡一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精准划定“三条控制线”,优化发展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强化新区产业植入、人口导入,剥离教育、基层治理等社会事务,助推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实施“净化、绿化、美化、靓化”行动,提升城市品位品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促进区域板块协调。支持吴起、志丹、子长、富县、黄陵等能源资源富集区,明晰产业发展路径,以产业链谋划项目,提高能源资源就地转化率;支持洛川、安塞、宜川、延长、富县等农业资源丰富区,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支持宝塔、黄陵、延川、宜川、甘泉、黄龙等文化资源优势区,加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促进资源要素共融共享,提高特色旅游服务品质。推进高新区“标准地”试点,助力高新区汇集创新资源,聚焦发展制造业。理顺南泥湾开发区管理体制,市区联动推进南泥湾开发区创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省级产业开发区。
提高县域发展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环境基础、市政公用、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补齐短板弱项,争创更多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发挥乡镇连城带村作用,分类推进工贸重镇、农业强镇、文旅名镇发展,建设文安驿、店头等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城镇化率提高0.5个百分点。
六、以生态环境改善为重点,治山理水厚植绿色发展底版
筑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夯实各级“林长”增绿、护绿、管绿责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低质低效林草改造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加强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污减排,六项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以上。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梯次实施国家碳达峰十大行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行动方案,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考虑,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七、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倾心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突出基础性民生。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城市低收入群体、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
抓实普惠性民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域高中整体提升、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新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1.04万个。扶持区域性、示范性中职学校发展,支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双高”院校,支持延安大学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健全“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三甲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互认,有效解决小病大治、群众负担较重问题。
强化兜底性民生。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突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应保尽保。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制度,加快市社会福利院迁建,加强对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持续推进“一岗双助”,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八、以创新社会治理为保障,提升效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从严从紧、平战结合,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建设,不断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效能。
绷紧弦强化安全管理。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建立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油煤气、燃气管道、道路交通、建筑工程、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风险,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应战预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气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预防青少年犯罪,强化民爆物品、寄递物流等安全监管,提升基础防范和源头防控水平。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