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宝鸡市就业服务工作十大亮点
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人社部门以“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为主线,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为重点,以“劳动就业服务提升年”为牵引,创新举措、精心实施,提质增效、打造亮点,推动全市就业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1、城镇新增就业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围绕“稳就业保就业”总要求,积极培育就业新业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强化项目带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新生劳动力充分就业;优化就业服务,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24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19.17%,位居全省第二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升
坚持稳定向外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并行,积极实施返岗复工帮扶计划,联动开展“春风行动”和“返岗复工暖心直通车”活动,做强线上供需对接服务,做优线下“点对点”跨区域劳务协作,多形式建立劳务输出站,全方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56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14.78%。
3、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开展公益性岗位管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围绕乡村振兴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农村公益岗位解民忧、特设公益岗位兜底线、城镇公益岗位促就业、临时性公益岗位防疫情、扶贫公益专岗助脱贫的作用。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996人,其中安置残疾人656人、零就业家庭成员245人、退役军人45人、脱贫人员和边缘户5336人。
4、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依托镇街社区,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全市共有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11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89个,村劳动保障服务站1165个,其中渭滨区桥南街道广元路南社区、金台区东风路街道轩苑社区经县区推荐、市级考察、省级联评,全部入选人社部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5、培育地域特色劳务品牌
围绕打造三秦制造(秦工)、三秦家政(秦风)、三秦小吃(秦味)、秦遗传人(秦遗)等技工品牌,结合县域资源、文化特色、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发展培育西岐名吃、千阳刺绣、西秦大姐家政、凤翔建筑贴砖师、凤县林麝养殖、陇州瓦工、眉县劳务服务、扶风家政服务等10余个劳务品牌,组建52家农村劳务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其中“西岐名吃”劳务品牌代表宝鸡市、陕西省参加全国第三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喜获“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两项全国大奖。
6、实施“万人就业技能培训行动”
紧贴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采取“用工需求+求职愿景+定向培训+就业上岗”等形式,实现培训与就业二合一、无缝对接,全方位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活动,围绕果菜、食用菌、中药材、休闲农业、乡土文化传承等开展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等培训,为农民增收致富、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全年共开展重点群体培训3.6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39.6%。
7、创建就业帮扶基地
巩固深化就业扶贫成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就业帮扶基地和社区工厂升级版,拓宽乡村就业空间,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多渠道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助力乡村振兴。全市共新建村镇工厂24个,新认定就业帮扶基地26个。
8、打造基层工作队伍
在全省率先开展劳动保障协理员轮训活动,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重点工作,以人社政策、业务经办、服务理念、文明礼仪等为培训内容,对全市72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集中培训,提升业务经办能力;开展以“践行初心担使命服务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的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演讲比赛,讲述人社干部在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奋斗历程和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激发工作热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宝鸡市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办法》,夯实基层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打造“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素质过硬、勇于担当、充满活力”的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
9、开展“宝鸡人社政策月月讲”活动
组织驻市民中心各单位举办“宝鸡人社政策业务月月讲”活动,通过“人社人讲人社政策”,搭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交流平台,在全系统营造“比学习、比技能、比奉献”,“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打造人社铁军,助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共举办8期“月月讲”活动,参训400余人。
10、精准监测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举办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监测系统应用培训班,从监测村系统的访问及操作、信息登记、信息查询、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详细解读,坚持每月督促指导全市142个监测村数据的统计录入和分析研判,实行监测数据动态管理,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高质量推进,我市被省人社厅表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宝鸡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