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解读
本报记者 曹娜
《汉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筹备到正式出台,经过了立法筹备、多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等各项工作。这部地方性法规如何用法律来规范引导大家的行为?怎样促使《条例》落实在市民日常行为和文明城市的建设上?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解读。
“软法”提升“硬实力”
谈起《条例》立法背景,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马晓亮介绍,为立法准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找群众走访,结果显示,虽然经过近几年不懈努力,市民文明素质有大幅提升,但部分不文明行为仍然突出,仍有广场舞扰民、停车占用盲道等多种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不文明行为。
“通过立法的方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此次立法的刚性要求。”马晓亮表示,制定《条例》既是贯彻中办、国办《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要求的具体措施,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指标体系中“有立法权的城市推进文明行为立法”的硬性要求。
马晓亮介绍,《条例》对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文明出行、维护社区文明、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维护良好医疗秩序、推行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文明经营、倡导和鼓励文明行为十方面进行了规范。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规范与治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相结合、鼓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条例》第三章促进与保障中,既有对机构组建的要求,也有对文明城市建设、硬件设施要求的导引。同时,直击不文明行为痛点,纠治不文明陋习,大张旗鼓发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新闻媒体和各类广告发布媒介等全社会参与。鼓励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措并举优化文明行为促进的环境基础。软行为化成硬杠杠,“软法”提升“硬实力”。
回应市民提出的不文明行为热点问题
据了解,立法之初向全市征集意见时,市民反馈最集中的,是公共场所使用音视频设备外放声音大扰民,广场舞、打陀螺、甩响鞭,侵占小区公共绿地等问题,其中广场舞问题意见最集中,呼声最高。涉及公民权利行使的自我约束和法律约束问题,自娱自乐的同时不能造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损害。因此,《条例》对广场舞、打陀螺、甩响鞭进行了严格规制,第八条第六项规定:开展广场舞、打陀螺、甩响鞭等活动时,不得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每日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一时至次日七时,高考、中考期间及其之前七日内,在城市建成区和实行城镇化管理的区域,不得开展上述产生噪声的活动。今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修订案规定,今后在公共场所开展包括广场舞在内的娱乐健身活动若扰民,组织参与者或将被罚款。
针对其他市民普遍反映的其他不文明行为,《条例》也作出了详细规定:使用音频视频设备时避免外放声音干扰他人;整治医闹行为,第十四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应尊重医护人员,不侮辱、谩骂、威胁医护人员,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第十五条第五项,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不索要高价彩礼,不铺张浪费,抵制恶俗闹婚等陋习。此外,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现实情况,《条例》也将一些防控日常行为纳入立法范围。如第九条第三项,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在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第四项,推行分餐制,配备、使用公筷公勺。
虽然立法目的是对文明行为促进而不在于打击,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行为不仅不文明且已经存在违法现象。如条例第十一条第五项,安全用电,电动车在指定位置充电,不私拉电线充电或者进楼入户充电。违规时表现出来的是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但同时也违反了《陕西省物业管理条例》《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里的相关法规。对此,《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法律、法规对本条例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文明建设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创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提供文明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这是《条例》制定的目标,但文明行为不能只停留在文本和条款上,更需要体现在市民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马晓亮表示,要让条例入脑入心、文明行为如影随形,各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工作,让文明和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相关部门严格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不文明不道德不诚信的突出问题。“法安天下,德润民心,是这部地方法规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