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高峰,秋粮咋卖个好价钱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12月7日,大雪。从南到北,稻谷、玉米、大豆,三大秋粮全面进入收购高峰。秋粮收购总体情况怎样?遭遇雨雪天气地区,如何做好烘干收储为农服务?中晚稻价格回落地区,最低收购价如何发挥托底作用?这是公众特别是粮农的关心事。
秋粮三大类:价格总体形势咋样
秋粮,主要包括稻谷、玉米、大豆,从上市时间看,先是南方稻谷,然后是华北玉米,最后是东北的稻谷、玉米和大豆。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日发布数据,9月中下旬以来,秋粮收购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正全面进入高峰,进展总体顺利。截至12月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310亿斤,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秋粮开秤以来收购价格总体较为平稳。由于稻谷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以稳为主。主产区中晚籼稻、粳稻收购均价每斤分别在1.33元、1.36元左右,与开秤价格基本持平。玉米收购均价每斤在1.27元左右,其中,华北在1.35元左右,东北在1.24元左右,均较开秤价格略有上涨。
国产大豆走出独立行情,去年以来上涨较多,与进口大豆拉开更大价差,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保护种粮积极性。国产大豆开秤以来,收购价格小幅上涨,目前收购均价每斤在3.02元左右,比开秤价格上涨1毛钱左右。
收购进度方面,呈现“稻谷稍快、玉米略慢、大豆持平”特点。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403亿斤、粳稻362亿斤,进度均快于去年;累计收购大豆23亿斤,与去年进度相当;累计收购玉米522亿斤,比去年略慢一些,但也达到近几年同期平均水平。
秋来多雨雪:如何帮农民安全储粮
近一段时间以来,东北多次发生大范围降雪,对粮食购销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各地积极应对近期雨雪天气影响,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帮助农民做好安全储粮。河北印发防霉变指引,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通风干燥、降温降水;内蒙古号召农民清雪倒垛,印发指南指导农民安全保粮;辽宁印发紧急通知,深入一线对粮食收购及质量情况进行摸底;吉林组织技术人员入村入户,帮助农户清雪通风,对安全隐患大的乡镇村屯实施点对点包保。
针对部分地区持续降水,极易造成粮食发霉变质等迫切问题,中粮集团采取帮扶措施,尤其对不具备存放粮食条件的农户,提供有针对性收购方案,积极协调周边烘干塔对回收粮源进行直接烘干入库,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帮助农户减少损失。
依托“粮食银行”并向农户提供“代烘干、代保管”服务,中粮将农民“存粮在家”变为“存粮到库”模式,既有效减少了粮食损失,每公顷还可帮助农户增收1500元以上。
确保粮农利益:政策性收购咋托底
随着中晚稻上市量逐步增加,部分地区价格回落至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下。目前6个省份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有效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为中晚籼稻每斤1.28元、粳稻每斤1.3元。秦玉云说,有关部门先后批复同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等6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各省共确定第一批收储库点1100多个。中晚籼稻托市收购主要集中在安徽,粳稻收购全部在黑龙江,为更好地满足农民售粮需要,近期两省又增加了第二批收储库点共106个。
中储粮集团公司7日提供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累计完成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453.6万吨,同比增加400多万吨,其中收购中晚籼稻125.5万吨、收购粳稻328.1万吨,较好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
中储粮还大力推广运用“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提前预约,减少排队聚集、方便售粮。今年以来,通过“惠三农”预约售粮的车辆数达到49.35万车,售粮总量达到1688.6万吨,做到了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快售粮。
做好粮食产后服务,对减损增收至关重要。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下,秋粮上市以来,山东280家产后服务中心帮助农户清理烘干粮食100多亿斤,节粮减损4亿斤;四川353家产后服务中心清理烘干粮食20多亿斤,节粮减损1.4亿斤;江西326家产后服务中心覆盖近1400个乡镇、530万农户,预计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亿元。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