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新区冲刺四季度 奋力实现“满堂红”
本报特约通讯员 卢勇
10月份以来,滨江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全年经济运行总目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着眼争先进位,强化要素保障,党政企协同联动,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冲刺四季度奋力实现全年工作“满堂红”。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牢牢抓住有效投资这个“牛鼻子”,以全市三季度重点项目“四个一批”集中观摩活动为契机,趁势而上、加压奋进,统筹推进年度既定24个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供地、征迁、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要素保障,周协调、旬调度、月点评,加快“两院一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退伍军人康复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建筑和路网建设,推进部分图纸完善,同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房建和资金筹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先后与高新控股、省农发行、国开行就片区开发和筹融资进行座谈,初步明确有关融资模式,加快龙江南路区域整村拆迁资金筹措,坚持一次规划、一次安排、分期筹资、分步实施,统筹落实“规划、资金筹措、拆迁、安置房和道路建设”5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国卫复审攻坚、“4111”9条断头路打通、天汉楼、中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压茬梯次推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垒好新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聚力打好“三个攻坚战”
打好天汉大剧院项目攻坚战。紧盯“市两会召开和新春民族音乐会场地使用、鲁班奖”3个目标,召开天汉大剧院项目攻坚誓师大会,进一步细化攻坚方案,力求大干70天、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年底前实现天汉大剧院投用目标。以天保周、以周保月,继续内抓装饰装修、外抓形象展示和室外配套,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信心、握指成拳、背水一战,强责任、保安全、严管理、重效果、迎开放。
打好天汉长街转段运营攻坚战。计划在12月20日前完成天汉长街从建设到运营的全面转段。运营方面,强力推进招商,同时配合市委宣传部抓好汉风大年和新春民族音乐会两项活动。加快天汉文化公园拆迁遗留问题解决,按照既定工作机制,会同汉台区、市自然资源局等组建政策研判、拆迁实施、信访维稳、违建查处等6个工作组,抽调8名县级领导,细化拆迁方案,抓动员、抓征收。坚持以拆违促征收、以建设促征收的思路,一户一策、压茬推进,依法按程序力争在年底前彻底解决7户拆迁遗留问题。
打好校建民生工程攻坚战。注重闭环管理、织密项目推进责任链条,加快沙沿中学、天致四幼用地保障,采用“建教分离”模式积极落实校建资金,全面推进15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建项目建设。以“学研汉中、滨江引领”为己任,围绕“四学三研两高地”业态体系,按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以“一院一校三基地五中心N产业”布局,大手笔谋划建设学研小镇。
高站位大视野谋划2022年项目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以“四个在汉中”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为纲领,找准滨江新区融入的契合点和优势定位,紧扣“五个聚焦”,重点突出“三区一镇四中心”(三区,即12.4平方公里中央文体区、3.4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6.1平方公里江北片区;一镇,4平方公里学研小镇及“两院一中心”;四中心,即以滨江产业孵化园为核心的商务中心、以天汉楼和天汉大剧院为核心的文体中心、以信息大厦和经创中心为依托的金融中心、以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为依托的体育健康休闲中心4个产业发展中心),统筹进行规划编制及项目谋划。
成立专班谋划项目。从管委会业务科室、集团公司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近30人,成立2022年重点项目谋划推进专班,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封闭办公,集中精力、排除一切干扰,在理解政策充分消化、全面吸收全市一揽子14个三年行动计划、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扎实开展项目谋划。
借助外脑谋划项目。充分借助上海德必文化创意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业团队力量,邀请省内外专家团队赴新区实地踏勘指导,并专程拜访聘请西北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元超作为新区规划设计顾问,运用外脑高起点、高定位、大视野、大手笔谋划编制项目。
自加压力谋划项目。坚持“两个不低于”原则谋划2022年项目,即投资额度总体不低于今年、项目数量与质量不低于今年,投资额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力争2022年固投过60亿元力争100亿元。坚持“跳起来摘桃子”,自加压力、自添动力,开辟新区可持续、能循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对标对表强弱补短奋力实现“满堂红”
全面做好年度目标任务的自查梳理,对标对表、强弱补短,大干四季度、确保实现“满堂红”。以“让企业觉得舒服、投资者感到满意”为目标,坚持招商引商与安商稳商并重,依靠“管委会+集团”,强招商、招强商、协同大招商。加快中央文体区、中央商务区、学研小镇和白渡片区规划方案制定,并统筹制订新区一揽子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要素保障、筹融资工作,科学统筹调度,确保项目和引资的关键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及早谋划开工明年一季度项目,力争明年工作“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