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签约转让三个自育油菜品种
本报通讯员 牟朝静
今年8月以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又有新突破,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自育油菜品种“汉油11号”“汉油17号”和“汉油21号”科技成果先后签约转让,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近年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在油菜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上不断发力,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中,有力推动汉中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速科技创新,守护种业芯片。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提升油菜种质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抗优质的品种助力农业发展,油菜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方法,采用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近红外品质分析、八倍体诱导、航天诱变等多种新技术,不断提升创新水平。从2011年起,接连育成汉油系列13个优质杂交品种,其中“汉油8号”是迄今为止我省唯一通过长江上游区国审的油菜品种,填补了陕西省的空白。
汉油系列新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早熟性、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还协调了熟期、产量、抗性、品质等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全国油菜种植区域的全覆盖。中心观赏型油菜品种选育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先后选育出了纯白花、土黄花、橘红花、粉红花、浅紫花、玫瑰红、等28个油菜花(叶)色品系,“汉白玉”等4个品种已经通过登记。彩色油菜花油菜籽含油量在38%—45%之间,跟普通油菜籽含油量不相上下,且兼具多元价值。
二是加速品种应用,扩大推广区域。加快优良品种转化应用是打好种业翻身仗,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中心(农科所)历届领导班子高度注重品种转化,通过多点示范种植、适时组织观摩、积极沟通洽谈,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自育品种的成功转化,加速新品种应用步伐。近10年已转让汉油系列杂交优质油菜品种12个,同时转化了8个观赏型油菜品种。
中心(农科所)利用“政府+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同构建繁育示范推广体系,转让的6个优质品种陆续在长江流域的四川、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多省示范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其中“邡油777”表现尤为突出,推广达300万亩,得到了院士、专家、经销商、种植户的高度好评。彩色花品种推广在“三产融合”中应用效果显著,先后在安徽、山东、北京、江西、新疆、陕西安康、陕北、商洛、宝鸡和汉中多处观花点种植,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媒体观赏、宣传,大幅提高了旅游业效益。
三是完善配套技术,解决生产难题。为充分发挥育成品种的增产潜力,油菜栽培团队研究集成了《汉油系列油菜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汉油系列油菜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等多项配套技术,编写了陕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材、汉中市农业实用技术等书籍。中心(农科所)多次深入县乡和农村举办技术讲座,免费培训农民技术员、种植能手千余人,到企业和合作社指导油菜繁种与机械化作业,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打通科研和生产的最后一站路,解决生产难题,实现增产增收,真正做好为民办实事。
我市是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常年制种面积3-4万亩,良种产量占全国油菜用种量的25-30%,既有自主选育的“邡油777”等系列品种做种质基础,又有汉中市发展绿色粮油生产的政策支持,乘势做大做强油菜产业是当下的工作重点。中心制定了今年秋季汉中30万亩汉油系列品种推广工作计划,采用“科研单位+种业公司”的创新推广模式,合力扩大自有品种种植面积,齐心协力将汉中油菜产业打造成为陕南科技兴农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