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儿媳与104岁婆婆55年相处之道
本报记者 曹娜 文/图
马翠芳与小女儿一起给老人按摩
马翠芳家庭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敬长辈就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在汉台区北寺巷,就有这样一户家庭,已步入古稀之年的马翠芳与自己104岁的婆婆朱瑞云在同一屋檐下相伴55年。这55年如一日,一家人温馨和睦,毫无怨言,成了街坊四邻口中的好家庭榜样,是我市最美家庭的代表。
婆媳和睦 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
9月1日,记者来到北寺巷登门拜访时,马翠芳正在小院子里伺弄花草,她的三儿子热情地招待记者进屋后,便回到自家门面房,与媳妇、妹妹一起制作糕点,做生意。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家居摆设,婆婆朱瑞云虽瘫痪在床多年,但面色红润,整个房间也清清爽爽没有异味。正好到了该给老人按摩的时间,马翠芳和小女儿一起,从头到脚轻柔、细致、认真地给老人按摩。“奶奶只有我爸一个娃,50多年都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妈妈性格特别好,一辈子温柔细致、善解人意,跟我奶奶从来没有闹过矛盾,是我们子女的好榜样。”马翠芳的小女儿一边给老人按摩头部一边笑着说。才一进门,这户人家和睦幸福的氛围就深深感染了记者。“我婆婆1917年生人,是个女强人,年轻的时候有正式工作,跟同事、领导、街坊四邻都相处得特别好。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娃都是我婆婆一手带大的。那时候她白天要工作,为了第二天给我和我丈夫带饭,就晚上十一二点熬夜给我们蒸馍。帮我撑起了这个家,她照顾我‘小’,我照顾她‘老’,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婆婆的母亲活到98岁离世,也是婆婆伺候到最后,她就是我的榜样。”马翠芳说,如今家里四个儿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当一大家人出门老人左扶一个、右搀一个后辈,邻居们都夸赞他们是个和睦之家。
面面俱到 一家人全心全意照顾老人
闲谈中马翠芳小女儿告诉记者,父亲2014年患脑梗、老年痴呆症,奶奶2016年摔了一跤后瘫痪在床,直到2017年父亲去世,两个人都靠妈妈马翠芳照顾。别看如今已经75岁了,给奶奶翻身、擦洗、按摩这些事妈妈都能干。“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儿孙们都特别孝顺,跟我一起照顾老人。”马翠芳接过话茬说,虽然跟三儿子一家三口一起生活照顾老人他们承担得多一些,但几个儿女也都抽空来,孙媳妇们一个比一个尽心尽力,给老人喂饭哄着来,吃得好了还竖大拇指点赞,把老人哄得特别开心。马翠芳欣慰地说,小女儿帮三哥一起做生意,是她照顾老人的得力帮手;大儿子在银行工作,下了班就过来,把老人抱起来清理,天气好的时候晒晒太阳,再抱去二楼让老人洗澡;大女儿在外地,但也经常打电话、发视频关心家里人,一家人母慈子孝的画面,是她最幸福的天伦之乐。小女儿说:“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奶奶、妈妈用自己的孝行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虽然奶奶100多岁生活全靠人照顾,但有她在,我们的心里就踏实。奶奶在,家就在。”奶奶在,家就在,短短六个字,诠释了马翠芳家庭对家的理解,对爱的感悟,令人动容。
家和万事兴 好家风代代传承
谈到家庭和睦,马翠芳小女儿深有感触:“我们这样子女多的大家庭,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实属难得。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嫂子姐姐们都特别照顾我。都说长兄如父,大哥确实为我们起到了带头作用。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商量,拿拿主意。”她告诉记者,父亲患老年痴呆走失、爸妈生病住院,那时正巧她在外地。哥嫂们不但没告诉她,出钱出力也都是哥哥姐姐们出面解决。现在她来三哥生意这帮忙,吃了喝了不说,每次还要拿这拿那回家:“家里只要做了好吃的,三嫂就打电话叫我赶紧回家来吃。每次回来,三嫂大包小包塞了一大堆东西让我带回家,生怕我拿少了。认识我家人的都说,我们兄弟姐妹关系真好!”晚辈之间彼此互敬互爱,遇事有商有量,家庭氛围融洽和睦。照料婆婆、操持家务、养育子女,马翠芳的恪守孝道,为子女做出了榜样,用孝悌家风撑起了四世同堂和睦的一个大家庭。烟火人家的普通家庭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可供挖掘,但正是这细心呵护、团结和睦,按照生活本该有的节奏,几十年如一日细水长流地用孝道诠释家与爱的真谛,才是世间最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