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最美答卷
本报通讯员 王永红
最近,市发改委紧紧围绕“汉中十问”“十对关系”主题,结合“学党史、学讲话、开新局”大讨论大调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研讨、领导干部下基层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创新实干、担当务实,争做追赶超越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先遣队。大家一致认为,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这一使命,发扬马不扬鞭自奋蹄、勇立潮头敢为先精神,坚持统筹谋划,精准把握“十对关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破解“汉中十问”,奋力谱写最美发改答卷。以改革解放思想。编制改革“施工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市发改委承担的59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增强改革“协同性”,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集中发力、群体突破、整体推进;推动发展“市场化”,积极探索工业名城、飞地经济、平台整合等创新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顶层设计,充分释放改革活力。
以协调促进统筹。推动行业联动、部门协同,构建“联动轴”。支持各县区、园区立足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下好“一盘棋”。加强专班、科室之间协调配合,拧成“一股绳”。坚持“5+1”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政策监测预判,当好“参谋员”。
以创新释放动能。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大胆设想,用逆向、跟踪、替代、否定、发散等思维方式,推动思想创新。善于利用市场化方式,积极借助外部智力,开展前沿领域研究,实现模式创新。用好容错机制,探索建立“满怀质疑、坚定支持”的试错管理办法,推动管理创新。
以规划引领未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13469”战略,凝聚发展共识。精细化制定区域中心城市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纳入考核体系,夯实推进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分时段、分专题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全力以赴抓推进、促投产,强化项目支撑。
以绿色厚植生态。加快启动我市GEP核算和《汉中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争创国家试点。按照“一会一院两站一中心”模式,探索组建“两山学院”,培养两山人才,服务两山实践,凝聚智力支撑。探索设立“两山银行”,推动生态资源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实现资源变现。
以项目带动发展。注重前瞻谋划,加强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研究策划,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建立滚动机制,围绕“产业链”构建“项目库”,依托“项目库”招引“企业群”,确保项目建设接替有序。当好“项目管家”,深化领导包抓和突出问题清单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以招商解决问题。用好“投行思维”,把招商引资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变为“企业与企业”的合作。树牢市场意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配置”,真正把优质项目和高端资源引进来。精准选商招商,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精心绘制招商目录和招商地图。
以服务优化环境。推进《汉中市贯彻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分工方案》落地见效,实现营商环境法治化。出台《汉中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造营商环境2.0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复制推广典型做法,促进制度突破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品牌化。
以发展改善民生。深谋细划、建账定责、专班推进,统筹解决民生“八难”。探索建设“城市大脑”,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城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带动就业能力,稳定就业保障增收。
以作风促进绩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学党史、学讲话、开新局”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强化责任担当,满怀豪情,荡涤一切消极萎靡之风、摒弃一切拖拉推诿之风、革除一切马虎草率之风、改变一切粗糙疏漏之风,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把握“十对关系”,破解“汉中十问”,用心做好“凝聚合力”答卷、用情做好“服务群众”答卷、用力做好“绿色发展”答卷,是每个发改人永恒的追求。“赶考”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汉中发改人将以优异的成绩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