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惠民润乡土——汉滨水利局用心呵护农村安全饮水
通讯员 李永明 孟宪鸿
在汉滨水利发展史上,全区79万农村村民全部告别肩挑背扛的吃水难历史。为了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三五期间,汉滨区坚持民生为本、水利先行的理念,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助力发展的现实抓手,累计投资10.13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工程2036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9处、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85处、千人以下单村供水工程1942处;建立了一套规范、高效的工程运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了农村供水运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走出了一条农村供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解水之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包湾村供水工程于2017年8月开工,于2018年12月竣工,经过后续几个月的电力配套保障和机器调试,2019年枯水前夕,包湾、大垭、汪垭3个贫困村3000余人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关庙镇包湾村村干部包选明表示,汉滨区新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是关庙镇包湾联村供水工程。
汉滨区水利局关庙供水分站站长刘邦波介绍说,包湾的工程抽水管道要跨越316国道和近70的山脊,此外还要穿越山间沟壑,施工难度异常巨大,在全区饮水工程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然而,秉持着再难也要让群众吃上放心水的决心,施工队伍排除万难,终让水厂建成,为了减轻村民的水费负担,政府还给予了一定的补贴。水通后,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有群众说:以往用水不方便,一周才能洗一次澡,现在可以天天洗澡了,人看到都是水灵灵的,做啥都有劲了。
2019年6月22日,在安康市脱贫攻坚百日决战电视讲话上,还专门通报关庙镇包湾村的供水工程建设经验。
据汉滨区水利局局长邹远利介绍,脱贫攻坚期间,全区累计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资金6.12亿元,完成530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8.18万人。
拉网排查补齐小康社会短板
为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吃上安全水,汉滨区狠抓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从机构、制度、资金保障入手,建立健全了一支管理队伍、一个管理制度、一笔维修基金的三个一管理体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滨模式,夯实了工程持久发挥效益的基础。
汉滨模式,即首先成立一支管水队伍,确保农村安全饮水有人管。为此,汉滨区水利局成立供水管理站,一次性解决全额事业编制71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安全供水工程管理站,将其列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照合理布局,便于管理的原则,按区域下设五里、张滩、吉河等7个供水分站,分别承担各自片区镇办及其村级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直接管理水厂39处。水厂实行企业化管理,供水运行费用及聘用人员薪金由水厂经营收入承担,单村工程实行供水协会+计量收费+管护补贴+贫困户的管理模式。运行五年来,全区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有效破解了农村供水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的问题。
其次,建立了一项管理制度,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没法管。汉滨区政府制定了《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对工程管理制度、组织模式、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管理、水费计收等各个管理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解决了没法管的问题。
同时,落实了一笔维修基金,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没钱管。汉滨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实施细则》,维修基金分年度从水费中提取,区财政配套维修资金100万元,基金实行专户储存、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毁损维修和用户拓展等维护。
为确保群众吃上透明水,按照维持运营、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汉滨区水利局对各供水分站直接管理水厂实行政府指导价、分类水价进行收缴、管理,对供水协会或村委会代管的单村工程实行一事一议分类议定水价。并将水费收缴和使用情况在辖区内定期公示,确保农村供水收费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为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水,汉滨区加强水源保护,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不断改善水源水质。目前汉滨区千吨万人以上工程和25个镇级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已全部就绪。投资130余万元建立了规范的实验室、检测室,加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测和监测。对水质监测中心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检测能力由21项提升至63项。全区共有15个联村、集镇水厂配备了自检设备,定期对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抽检、巡检,集镇和联村水厂水质合格率由之前的60%提高到现在的90%,单村工程由以前的不足20%提升至现在的95%以上,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供水提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按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汉滨区进一步夯实了镇村两级管护主体责任,有效地提高了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切实解决了农村供水最后一米、最后一分钟问题。
汉滨区在28个镇(街办)、492个村(涉农社区)、45个集中水厂统一安装了安全饮水三个责任公示牌565个,将村级、镇级、区级相关责任人及服务电话、监督电话进行公示;每年进入冬季后,结合用水方式、气候特点,向集镇或联村供水工程用水户发放便民服务卡8万份、向单村(组)供水工程用水户印发水管水表防冻知识宣传明白卡及服务监督指南,通过广泛普及用水小常识、管护小妙招,公布抢修电话、监督电话,方便群众办事咨询,保障日常吃水放心。
为把资源保护、资产整合、资本运行相结合,汉滨区以确权、量权、赋权、活权为核心,对农村安全饮水实行量化赋权改革对已经落实的政府、水利行业和供水单位三个责任复核确认,落实机构、办法和经费三项制度。采取送水、集中点供水等临时措施应对突发灾害,保障群众用水。加强与卫健、环保部门沟通,推进饮水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型地方病防治,加强供水环节监控和水质检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快推进供水水价和水费改革,落实工程管护、人员和经费,促进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发改、财政、卫健、水利、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规划计划审批、资金保障、水质监测、水价核定等相关工作。积极组建镇办农村供水公司,分区分片整合成立公司统一经营管理。较大规模工程成立维修养护服务队,小型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专业能力的单位或专业维修养护公司提供服务。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引水、制水、用水全过程监控,确保有水吃、保安全、用好水,初步形成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格局,实现了建得成、管得住、长受益的目标。
同时,汉滨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政府、企业、民众共同行动,以用心、细心、热心的服务理念,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明确企业、单位、居民用水的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切实降低农民用水负担,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赓续乡村振兴谱写了水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