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静的心态耐着性子写作
鱼在洋
在商洛青年作者中,李小菁很佛系,她没有急吼吼地想一夜成名,而是不疾不徐地用自己的节奏,稳健地走在写作这条路上。
李小菁的成长似乎很顺利:上学、求职、恋爱成家、相夫教子,一样都没落下,到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也正因为如此,她对这个纷扰的世界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便把创作的主攻方向界定在儿童文学上。从2015年至今,已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童话世界》等大大小小刊物上发表小说及童话80多篇近30万字,并有多篇作品被转载和选作学生考试阅读题。对于一个80后女作者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不菲,可她在商洛文学圈子出镜率依然很低。这当然与她低调的性格有关,与她的文学态度有关。
文学是精神的滋养,却不能当饭吃。像文学英雄路遥那样为文学殉道的作家固然可敬,但作为普通人,我历来不主张把生活甚至人生的全部押给文学,日子过烂包了还没明没夜地猛写。我更欣赏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写作态度,她是在厨房做饭在卧室哄孩子的间隙写出了《飘》。先照看好生命,再安顿好灵魂。
传承真善美是文学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儿童文学,不能耳提面命地说教,而是需要耐心,需要迂回,需要鲜活形象,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小菁不把文学作为人生赌注,而是作为生活的调剂,让它平和有序地流淌在自己生活里。这种佛系的态度,也反映到了文风上。就拿这篇《芳草奶奶与桂花娃娃》来说,叙述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激烈转折,只是缓缓地,把一个类似《海的女儿》的故事心平气和地讲述出来。在这样一副清新明媚的山村生活背景中,乐观坚强的芳草奶奶和可爱善良的桂花娃娃,形象跃然纸上,伸手可触。在一般人眼里,童话似乎离现实生活很遥远,而《芳草奶奶与桂花娃娃》却选取了鸡、狗、小鸟、桂花、菊花、土场、老房子等这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元素,让读者消除了阅读的隔膜。当然,轻松愉悦只是外表,在明丽艳阳后面,还隐藏着农村留守老人以及不幸失独的社会问题,这才是本篇作品的内在价值,也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担当。尽管如此,但并不是说这篇作品已经达到白璧无瑕程度,譬如开头比较拖沓,进入情节缓慢就影响了阅读兴趣。
儿童文学不能和成人文学相比,更不能和网络作品相比,想一夜暴得大名或者凭一部作品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全国都是弱项,在商洛更是短板,幸好有冯桂平和李小菁这两位年轻人,接续了细若游丝的弦歌。佛系不是躺平,我曾经在一篇随笔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条路走到黑的,都是神人。哪怕一时成不了神人,也在成为神人的路上。”最后,把这段话送给李小菁,祝福李小菁,期待她在儿童文学这条路上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直至走成“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