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助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
孙晓波 演讲 本报记者 李佩蓉 整理
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曾说过:中国抗疫的底气源自千年的积淀和传承。高品质中药材是临床用药的基本保障,食药健康事关百姓福祉,要在“种好药、做好药、用好药”上作文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保健品消费增速提速,大健康产业被视为蓝海,中药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中药材质量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这是对于中药质量的一种忧虑。近年来,药材盲目引种,膨大剂等农药过度使用,任意缩短种植年限,都直接影响药材品质,严重制约中医药行业发展。药材质量关乎中医生死存亡,关乎民众用药安全。主管部门、种植和加工企业需严格遵循《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部署,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中药材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尤其应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建设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强化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监测保护;二是力促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三是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
高品质中药材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关键环节,中药材的品质是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药临床价值评价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与创新药物研发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高品质产品需要高标准体系保障;高标准体系构建需要高质量证据支撑;高质量证据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基础研究、证据、结论;标准不是孤立的,单项标准无法形成高品质产品;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健康产品、药品等,一定是从“地头”到“床头”全过程质量标准的构建及建立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体系。
汉中人杰地灵,自然条件优越,是西北道地药材主产区,中药材道地性独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有“秦巴无闲草”“天然药库”的美称。新时代下,要有新思维、新举措,才能有新发展。首先,要实行人才兴业战略,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引进外聘专家,借助外脑、服务公司,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考虑成立“国家西北药用植物园”,搭建平台,扩大影响,整合现有的人才,形成结构合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配置。其次,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引领,在种植基地转移、承接,大企业、大公司定制药园等上下功夫。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借助流通领域大公司强大的市场渠道,品牌优势,快速导入市场。加强上市产品亮点特色的挖掘,推动市场占有率,并且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孵化。
二十一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健康成为首要民生福祉。汉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全产业链健康产业格局,全面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文系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