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华 从商洛工委到《狼牙山五壮士》
米忠毅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剧照,左(三)为李长华饰演的班长马宝玉。
青年时代的李长华(来自米信公的影集)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广为流传,影响了几代人。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更是深刻,因为它的主演、商洛籍著名演员李长华,就是我的父亲米信公1938年任中共商洛工委委员时发展入党、介绍参加革命的。
1937年,王柏栋受中共陕西省委委派,任中共商洛工委书记,回家乡建立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国民党商洛当局深感恐慌,于1938年7月25日暗杀了王柏栋。一个月后,省委组建了新一任商洛工委,书记彭一民,委员周文斌、周宝航、米信公、雷振杰。
1938年10月,国民党反共面目更加暴露,其地方当局反动势力对我党的破坏愈演愈烈,在学校、常备队、地方保甲等机构中的共产党员被排挤、追杀,斗争环境异常残酷复杂,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争夺掌控武装力量的斗争更加激烈,联络工作使交通员常有危险甚至牺牲,急需要沉着、胆大、心细又不惹人注目的交通员。
这时,米信公在工委的职责是分别协助周文斌的组织工作、周宝航的宣传工作,并主持两岭支部的工作,他和工委负责军事武装工作的雷振杰把邻村不满14岁的李长华纳入了视线。李长华年龄较小,个头也长得矮,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内心愿意接近共产党,是米信公和周文斌发展的民先队员,也参加过一些地下党安排、组织的活动和工作,忠诚可靠、机智灵敏。于是,二人商量决定,发展李长华入党,做秘密交通员。就这样,雷振杰和米信公作为入党介绍人,在一天晚上把李长华叫到雷振杰家里,由米信公代笔填表,完成了李长华的入党程序。
李长华入党后,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穿越封锁线,出色地完成任务,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小英雄、一名优秀的交通员。后来,为进一步培养发展,组织决定选送李长华去省委培训学习。这一去,李长华走上了更大的人生舞台,没有再回商洛工作了。
李长华在安吴堡青训班学习结束后,组织没有让他随部队去前线战斗,而是留在后方学话剧。一次演出时,他的表演被肖劲光司令看上了,从此确定了他军旅表演艺术之路。虽然他一直梦想上前线杀敌,不喜欢演戏,但他服从组织决定,只要是党分配的工作,就一定干好。他很快就转变了思想,适应了工作,成了一名优秀的文艺表演者和宣传教育工作者。
李长华对党的事业及军队宣传工作的执着追求和认真敬业的精神,成就了他不凡的艺术人生,全军闻名。他可以出入毛主席的窑洞借道具,被周总理熟知和关照。他创作和出演的剧目在全军、全国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他军旅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是根据真实故事搬上银幕的。1941年,侵华日军大扫荡,六路合围晋察冀边区,狼牙山附近的群众都跑到狼牙山上躲避。我军为了减少伤亡,把主力部队转移到外县去,留下一团七连掩护团主力和群众转移。七连完成任务后,主力也要撤走,留下六班来掩护。六班完成任务撤离时,发现敌人跟得很紧,如果跟着主力走,对他们来说是一条生路,但那样做会把部队主力和群众暴露给敌人,于是六班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决定把鬼子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等天黑后再转移。因为敌人穷追不舍,六班战士接连打垮敌人多次冲锋后,打光了子弹。这时,班长号召大家砸掉武器跳崖,绝不当俘虏,于是5名壮士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一起跳下了悬崖。
1941年11月16日,《晋察冀日报》刊发了一篇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报道了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五壮士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李长华,他千方百计搜集有关五壮士的生平材料。1942年秋,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晋察冀一分区一团被调回延安后,李长华和雷立同志就一头扎到三营七连六班,详细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个性特点等。后来,雷立执笔写了一个小歌剧《狼山打鬼子》,李长华饰演战士加入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故事被写入小学《语文》课本。1958年秋,八一电影制片厂拟拍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导演亲自选定当时在广州军区工作的李长华出演影片中的马班长。
进入剧组后,李长华与剧组演员跟着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两位英雄登上狼牙山,了解、熟悉当年战斗的有关细节,实地体验,摸爬滚打,适应山上的地形、地貌。由于追求真实、忠实于人物原型,李长华塑造出了马宝玉这一活生生的银幕英雄形象,《狼牙山五壮士》至今仍然作为经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