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领衔新产业 新经济托起新品牌——汉滨区谭坝镇产业发展上高台
记者 王拥通讯员朱纪勇柯贤会
3月28日,汉滨区退役军人产业孵化基地在谭坝镇安家寨腊肉制品厂挂牌,这标志着汉滨区谭坝镇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近年来,谭坝抓住地域特点,因势利导,围绕村村有特色,户户有奔头的理念,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一条龙生态循环产业,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走上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谭坝镇党委书记陈康玲说: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思路,积极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创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大力引导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入,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种植好钱景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若隐若现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清明前夕,谭坝镇安沟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进入采茶旺季,放眼望去,上至山顶,下至谷底,整座山都是错落有致的茶梯,茶梯构筑的线条向山两边延展开去,像是写在这座山上的五线谱,姿态各异的茶树便是五线谱上的音符,60多名采茶女穿着鲜艳的衣服散落在茶园里劳作,宛如点缀其间的花蕊,她们身背竹篓,头戴遮阳帽,十指翻飞,不一会,竹篓就被娇绿填满。
现在采的是一芽一叶,一天能采2斤多,挣200多元。采茶村民王玲高兴地说:一季茶叶采摘下来能挣上万元,一家人一年的基本生活费够了。
我们两口子在这个园区务工已经3年多了,采茶、剪修、除草、养护,平均每年挣4万多元。张安烈说:茶叶园区帮我们脱贫了。
53岁的园区负责人王军2016年回到家乡,投资1000多万元种植茶叶,他说安沟空气清新湿润、土质肥沃、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周围几十里无工业、生活污染,产出茶叶品质极高,非常适合茶叶种植。于是,他成立了安沟有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入社入股,通过分红、务工挣钱,带领30余户1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无独有偶,在该镇马河社区,香菇种植帮村民们撑起了致富伞。该村村民李佰安2018年返乡创业,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解决了当地十多户贫困户稳定就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的大棚香菇在销往城区各大超市的同时,也吸引周边村民前来自行采摘,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平台。
依托农业园区和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种植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成为谭坝镇破解农村群众增收脱贫的金钥匙。镇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烤烟、茶叶、中药材、核桃、香菇、黄花菜等种植产业,帮助群众组建41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招商引资和能人带动发展园区,打造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力引擎。共建设硒万山杨梅基地、秦峰农业产业园、安沟有机茶园等6个园区,全镇10个村实现种植产业全覆盖。同时加大发展电子商务,采取合作社+网点+贫困户等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把农产品销往城区、天津、安徽、西安、广州等地,市场的开拓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解决了251户901个贫困户就业增收,实现稳步脱贫。
养殖有钱途
走进谭坝镇鸭蛋河村12组生猪养殖场,几个蓝色钢架大棚映入眼帘,数百个猪舍整齐排列,一头头黑白杂色的肥猪或躺或立,养殖场负责人任品奎和妻子正在给猪喂食。
提起养猪的事,任品奎立即来了精神,我们家从2017年开始养猪,当初资金困难,在帮扶干部的协助下从信用社办理扶贫贷款5万元筹建圈舍,购买母猪实行自繁自养。这5年来就像滚雪球似的,规模一点点扩大,经验一点点积累。我每天早上4点多就爬起来,到猪圈查看一遍,然后收拾猪圈粪便打扫卫生,打开粉碎机磨猪饲料,每天都要磨1000多斤。养猪可是个辛苦活,尤其冬天,老母猪下崽有时多达70多头,为了照顾好猪崽,我们俩就通宵达旦,一宿也不能睡觉。这些年来,通过向书本学、向兽医学,自己慢慢也学会给猪打防疫针和劁猪了。我们家还种了10多亩地的玉米,今年收成不错,能打3万多斤玉米,能有这样高的产量,也多亏了养猪,一年下来,光猪圈粪用四轮车往地里就拉了20多回。这些玉米全做饲料还不够,还得收购10多万斤。
现在圈里大大小小还有三百多头,有七十多头肥猪,十几头母猪和种猪,二百多头是仔猪,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到今年年底还可以出栏三四百头。按目前的行情,大概有两百多万的毛收入。任品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尝到养猪致富的甜头后,任品奎先后发动10多户村民养猪,并与他们搭建养殖技术共享平台,使养猪业成为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主导产业。
同样通过养殖带领群众发财的还有草庙村的牛人徐生成。今年49岁的徐生成小时候帮家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受伤导致右手被截肢,外出务工屡次碰壁,就在他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时候,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自力更生,并送去养殖方面技术资料,协助办理扶贫贷款,自2016年开始养殖肉牛,经过几年的发展,肉牛年销售量达30头左右,年利润达10余万元。徐生成致富不忘乡邻,养殖规模扩大后动员附近的8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并免费上门做技术指导,将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无偿传授给乡亲们,带领他们一起发牛财,抱团闯市场。经过几年的推动,该村有19户村民也加入到养殖的队伍,目前,全村肉牛存栏量达到100余头,山羊300余只,生猪400余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村。
近来年,谭坝镇动员村民走生态养殖的路子,全镇年养鸡5万多羽、养猪14000头、养羊3000只、养蜂1000桶、养鱼5万多尾,产值过亿元,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富裕,越来越红火。
加工成品牌
刚到后沟清酒厂,就闻到一股醇香的酒味,走进一看,酒厂正在烤酒。酒厂负责人张赐兵热情地把记者领进屋内,为记者一一介绍:这是甜杆酒、这是拐枣酒、这是玉米酒,烤酒的原材料都是当地产的甜杆、拐枣、玉米,烤出来的酒绵香清纯,喝着不上头。
记者问他一年能烤多少酒?通过什么方式销售的?带动多少群众增收?他说一年能烤20多万斤酒,在当地就基本卖完了,去年又在汉滨区扶贫832平台上货,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带动3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
多亏张总的酒厂。提起脱贫致富,关子沟三组的曹德财满怀感激地说:我家里原来很穷,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张总建成清酒加工厂以后,我就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甜杆、拐枣,一年收人3万多元,很快就脱贫了。
在谭坝镇,通过加工产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还有社区工厂,李建军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来在东莞一家电子加工厂打工,学到了技术,2016年回到老家,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松坝社区开办了欧利科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电子线束,解决了60多人就业。
我们现在上楼居住,下楼上班,家门口就业,全家人生活在一起,美得很。谭坝镇松坝社区搬迁户王小英高兴的说他们一家搬迁到社区后,全都在社区工厂上班,生活的很幸福。
李建军说: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电脑、电视等电子产业,销售和前景都很好,目前主要销往浙江、厦门、福建等地,年产值达到200多万,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据了解,为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谭坝镇对搬迁到社区的群众采取社区工厂务工就业,对分散居住群众采取农业园区+加工厂带动,目前已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6个,社区工厂4家,解决600余人就业,实现了稳定增收,松坝缘毛绒玩具厂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市委改革办将其作为安康市基层改革创新观察点,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学习。
谭坝镇镇长成超说:谭坝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利用当地绿色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走生态立镇的路子,持续带动群众奔小康,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