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红色故事 |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功在西北 永志不忘

2021-04-14 10:30  来源:宝鸡日报  字号:T|T

宝天铁路是陇海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冒雨前往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缅怀先烈的群众络绎不绝。伴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人们的思绪仿佛穿越清冷的雨滴回到71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劈山凿石、战天斗地修建铁路的那段艰辛岁月。

回师秦陇治“盲肠”

宝天铁路由国民党政府始建于1937年,于1945年草率完工。因工程不合标准,沿线陡壁经常发生石崩滑坡、路基塌陷等灾害。1945年至1949年间,宝天铁路累计通车时间不足一年。宝天线一度成为陇海线上的“盲肠”。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随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执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任务。7月至8月,64军参加了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和兰州战役。9月23日,64军进入银川,解放宁夏。随后,64军奉命回师秦陇待机入川。由于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很快歼灭了残余的国民党军队,大西南一举解放,64军待机入川的任务随即解除。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全国整体趋势由战争时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12月5日,毛泽东颁发“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开发大西北,急需同内地加强经济联系,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急需要铁路畅通,因此,修筑宝天铁路成为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彭德怀,把军队从事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确定为修筑宝天铁路。报经中央批准后,彭德怀亲自调兵遣将,揭开了重新修建宝天铁路的序幕。执行这一艰巨任务的队伍,便是刚刚从炮火硝烟中冲杀出来的64军和19兵团直属队、188师、18师、65军工兵营、宝鸡军分区、咸阳军分区等部队,共5万余人。

1950年2月,春寒料峭,筑路大军奉命移师秦陇山地、渭河两岸,陆续进入工地,放下钢枪,拿起铁锤钢钎,开始修建宝天铁路。

资料图

血肉筑就钢铁路

“宝天铁路傍渭水、穿秦岭,全长153公里,沿途有隧道126个,桥梁97座,涵洞610多个。筑路大军所处的秦陇山地坡陡沟深,荆棘丛生,河流湍急,人迹罕至,生活和施工环境异常艰苦。”跟随着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讲解员陈莎莎的讲解,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老照片上。

巨石挡道,无畏的战士们硬是用杠撬肩扛把巨石推下山崖;山洪暴发,泥石俱下,572团战士奋不顾身抢修被掩埋的铁道;与自然天险作斗争,573团战士用绳索捆住身子,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战斗在云山雾海,576团9连在令人头晕目眩的半山腰上施工;571团不畏艰难险阻,昼夜施工,胜利完成了85公里处长达200米、深达15米的大垫方……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人民解放军披荆斩棘、攻坚克险,鏖战在秦陇崇山峻岭中的英姿。

面对烈日暴晒、大雨倾盆、山体崩塌、飞石伤身,战士们斗志昂扬,干劲冲天,在苦干中也学会了巧干。“为了提高工效,全线指战员响应‘劳动加技术,改革工具,创造发明’的号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实践中巧思妙想,改进工具,掀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馆长赵民权讲道。

64军政治部副主任焦迁尧创造设计出“自动倒土木斗”,574团机枪连一排战士刘巨柱发明改进了“高线运料车”,战士单文升发明出“自动流土沟”,576团团支书雷志强发明出“自动循环倒土车”……一项项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经过8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宝鸡至天水段铁路修筑工程终于顺利完成。这个曾使人望而生畏的浩大工程,硬是被人民解放军光荣完成。

资料图

壮烈凯歌荡山河

血洒山河筑新路,生死秦陇卧春花。在这场人与大自然的较量中,56位风华正茂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倒在了他们为之奋斗的宝天线上。“牺牲的战士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19岁。”赵民权沉重地介绍。

巍巍秦陇,浩瀚长天,山河间的松柏巨石永远铭记着烈士们的奋勇英姿。575团炮连战士梁清龙在秦岭执行伐木任务时,忽然发现林中燃起了大火,上百亩森林受到严重威胁。他奋不顾身冲进火场,截火源、打火道,头发被烧焦了,衣服也着了火,他一直战斗到山火被扑灭,自己却倒在一片灰烬之中;64军后勤部副排长张孟喜在渭河执行水上运输任务时,突遇洪水暴涨,两名战士落水,他奋不顾身跳进激流救起战友,自己却被卷入水底;19岁的571团4连战士韩保子担任排险安全员,每次放完炮烟尘未消,他就第一个冲到作业面,用排险棍撬掉摇摇欲坠的石头,以保证施工安全,一次排险时,他不幸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中,当场牺牲……

56位烈士和无数默默无闻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用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换来了铁路畅通、汽笛长鸣。修筑宝天铁路,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任务最艰巨、成效最显著的第一项巨大工程。

1950年11月,宝天铁路刚刚修建告捷,英勇的64军指战员又扛起钢枪,开赴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加入抗美援朝战场。如今,广为人知的历史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记录的就是64军191师指战员一往无前、英勇无畏的跨江场景。

1950年12月12日,宝天铁路顺利通车。1952年10月,为了纪念在修筑宝天铁路中光荣牺牲的烈士,筑路部队和宝鸡市人民政府建起了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陕西军区修建西北铁路宝天段纪念碑”的碑名。西侧碑座上镌刻着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题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时二十二年,战争方罢即进行工业、农业、交通等各项伟大建设,我西北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于一九五○年春即从事修筑工程艰巨的宝天铁路,竟于是年秋基本完成,当严冬寒风凛冽之际又进军朝鲜,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这些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中国人民将永志不忘。”东侧碑座上刻着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代主席习仲勋的题词:“功在西北,永志不忘。”1986年,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正式落成之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70多年来,宝天铁路沿线春潮荡漾,日新月异,电气化列车已替代了昔日的蒸汽机车,但浸润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汗水和烈士鲜血的路基和道砟,历经风雨沧桑依旧坚如磐石,无怨无悔地承载着一列列飞驰的列车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陕西日报)

    相关文章
    微院硕士20级第一党支部开展“学习红色校史 缅怀先辈楷模”主题党日活动

    4月2日,微电子学院硕士20级第一党支部开展了“学习红色校史 缅怀先辈楷模”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张祥辉主持,主要分为党史、校史学习,王诤校长雕塑进行祭扫、献花两部分。 支部党员学习…[阅读]

    学党史,明初心,担使命:2020级红色朝阳班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4月2日下午,2020级红色朝阳班组织学员前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主题展厅和历史旧址。在一幅幅展现当…[阅读]

    学党史追寻红色记忆 祭英烈传承红色精神——电子工程学院开展“清明祭英烈”学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追寻英烈足迹,继承先辈遗志。清明节前夕,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开展“清明祭英烈”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主题教育座谈会追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王诤将军和学院创始人毕德显先生,赴西安烈士陵…[阅读]

    使命与担当!感谢信背后的电院学子青春战“疫”故事

    近日,我校收到了来自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彭社村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霍孟炀,在2021年初河北衡水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高…[阅读]

    汇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海棠七号书院召开学生党员社区服务实践动员大会

    为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学生在服务他人和自我历练中成长,3月19日下午,海棠七号书院在A楼308教室召开了学生党员社区服务实践动员大会,书院党委副书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