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代表证,一对夫妇的5000里跋涉
突破20多道封锁线、穿越800多里敌占区、行程5000多里……历经千难万险,只为抵达延安,参加党的七大。
如今,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珍藏着两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段焕竞、李珊夫妇的两张“七大代表证”。
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由夫妇俩同时拥有并保存完好的七大代表证。代表证长8.4厘米,宽6厘米,呈对折的竖方形,紫红绫布镶面,封面没有任何文字或标志,证书号码、姓名和座位号均为手写,内页横印着繁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样两张简单朴素的代表证背后,却是一段历经千难万险的5000里跋涉。
1945年的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召开的唯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距离上次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已经过去17年。
1943年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通知段焕竞、李珊夫妇等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准备出席中共七大。当时段焕竞是新四军一师二旅副旅长,妻子李珊在二旅卫生部当教导员。
1943年3月,夫妇二人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从江苏东台大桥镇启程。
“一开始走水路遭到敌人轰炸,坐的船被炸了,牺牲了一部分同志。后来,坐火车到山西,从陆上走,还要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姐……”已经年过八旬的段延德至今仍能清晰复述父母跋涉途中的一些细节。
一路上,夫妇二人曾被日军包围,段焕竞带领护送部队突围,却和妻女走散,多亏地方干部送回;过汾河时,李珊背着孩子陷入齐腰深的淤泥,幸亏被好心人拖了出来……
与此同时,其他代表也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有的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们不少来自沦陷区,因为交通不便,有的骑马,更多是步行;有的化装成商人、小贩或乞丐;有的由游击队护送来,有的从国外辗转归来,有的途中遭袭身负重伤,甚至牺牲……
信仰坚定,一往无前。据段延德推算,1943年底、1944年初,父母抵达延安,后在中央党校四部参加学习,于七大召开前夕领取到这两张代表证。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段焕竞夫妇手持代表证与750多名代表一起步入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750多人济济一堂,中国共产党此前的代表大会从来没有这样大的规模,这样隆重热烈!”段焕竞在回忆录中写道。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明确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会后,李珊专门做了一个皮挎包收藏这两张七大代表证。无论严寒酷暑、行军千里,这两张代表证一直没离开过她的身边,直至她离世。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两张代表证,见证革命伉俪的坚定信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生动缩影。刘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