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姑娘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梁亚萍
本报记者 吴洋凯
她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一个高考落榜生,一个学徒工。如今,她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铜川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近日,她又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梁亚萍以巾帼力量,树立奋斗之光荣。
梁亚萍,今年48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现任耀州窑唐宋陶业公司艺术总监,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铜川市陶瓷协会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客座教授。
结缘
1973年4月,梁亚萍出生于王益区黄堡镇梁家塬村,父母都是当地农民。八十年代,梁亚萍和父母到附近的陶瓷古镇——陈炉镇走亲访友,看制坯的场景,观烧窑的壮丽,便对陶瓷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1992年梁亚萍高考落榜后,恰逢铜川市耀州瓷厂招工,梁亚萍毫不犹豫报了名,通过面试进入铜川市耀州瓷厂,从此她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
勤学
耀州瓷厂是当时西北最大的生产日用瓷的细瓷企业。进入耀州瓷厂后,梁亚萍边做学徒工,边学习陶瓷工艺。在厂里,她虚心好学,仔细揣摩师傅们的一招一式,一年后就对厂里的许多技术要素能够熟练把握。她工作认真、吃苦肯干的敬业精神受到了师傅们和厂领导的肯定,日用瓷做了不到两年时间,便被调去做工艺瓷。
画画是做瓷器刻花的最基本功夫,必须自己先学绘画。为了把画画得更好,梁亚萍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当时白天上班有任务,按照件数发工资,做工的效率以及能不能自己画上去都是和收益挂钩。孩子放学回去写作业,她一边陪孩子,一边开始画图案,孩子睡下后,她常常熬到半夜。时间久了,就连孩子也总是问她:“妈,我都睡了一觉了,你的作业怎么还没有写完?”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画画的废纸不计其数。直到现在,她依旧每天坚持学习陶瓷工艺、陶瓷原料配比知识等。
由日用瓷向工艺瓷、艺术瓷转化其实是一个质的变化。日用瓷要求标准统一,工艺瓷需要千变万化,个性飞扬,而耀州青瓷工艺瓷日用化,是对比统一的关系,这对梁亚萍来说是难上加难。首先要认识耀州青瓷是何物?她就跑到耀州窑博物馆看实物,在遗址找瓷片,向耀瓷考古泰斗禚振西先生请教,逐渐把对耀州青瓷片段的认识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新
2002年,梁亚萍工作转入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继续陶瓷设计及艺术创作。在从艺过程中,她潜心钻研,从平面图案到日常的盘子,再到立体瓷器,梁亚萍在名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反复练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她所设计的作品立件胴体方肩,雄浑峭拔;平件富含金银器和漆器象源,规整严谨,科学合理。
在釉色上,梁亚萍带领科研队伍,攻克了五代天青釉,耀州红等一座座技术难关,把耀州窑的传承与创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她的作品典雅秀丽,极得盛极一时的宋代耀州瓷神韵和精髓,将耀瓷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耀瓷之美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性竞赛大奖并被全国多家知名博物馆永久收藏,《青釉莲纹刻花菊纹碗》被耀州窑博物馆收藏;《青釉撇口橄榄瓶》被浙江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青釉牡丹纹盖罐》被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收藏;《青釉刻花玉壶春》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百家争鸣》葵口盘被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等,深受收藏界的追捧和青睐。近年来,她所创作的摩羯纹笔洗、和谐中国、一品青莲、一鹭莲升等作品,多次荣获全国性竞赛大奖。
多年来,梁亚萍手把手带出三十多个徒弟,大多已是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技师,在目前耀州瓷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路走来,一路探索;一路努力,一路收获。巧手“刻”出万千世界,梁亚萍的艺术创作之路不断向前延伸,她要振兴耀州瓷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女工,能够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幸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扬工匠精神,带头创先争优,建新功,树巾帼榜样,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造出新业绩。”面对记者采访,梁亚萍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