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母女三人念活“蛋鸡”经走上致富路

2021-03-10 08:19  来源:铜川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郭颖

每天一大早,王益区塬畔村村民王芳莉和两个女儿就打开鸡舍查看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情况。近年来,母女三人敢拼敢闯努力发展养殖业,不仅成功摘掉了穷帽,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1995年,王芳莉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贷款购买了500只鸡苗,建鸡舍、购饲料,在印台区王石凹村开始了“庭院养殖”,准备大干一场。自此,给鸡喂食、添水、打扫鸡舍……成为了王芳莉每天必做的“功课”。

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养鸡经验,没过多久就死了300只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王芳莉并未轻言放弃,她意识到,养鸡是个技术活,必须掌握必要的养殖技术和知识。她虚心请教学习养殖技术、防疫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从门外汉变身成为养鸡的行家里手,养鸡规模也逐渐扩大,养鸡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看到印台区很多村的村民生活艰辛,王芳莉决定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蛋鸡,对养殖户实行鸡苗、疫苗、饲料赊销,600户村民通过卖鸡蛋日子越过越好。“我从小家境贫寒,知道穷意味着啥,当时贴了30万帮助周边村民养殖蛋鸡,看见大家日子一天天变好,我心里很高兴,觉得一切都值了。”王芳莉说。

2006年,王芳莉把鸡蛋销售市场让利给印台周边村民,回到塬畔村开始二次创业。“刚回来建设了两栋鸡舍,存栏3万只鸡,全年365天基本天天都在鸡舍待着,做好鸡舍温度调控、通风、消毒等工作,还在铜川各大超市、蛋糕房推销鸡蛋,那个时候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王芳莉回忆。

在母亲的影响下,王芳莉两个女儿闫静和闫文静大学毕业后也返乡创业养殖蛋鸡。“大家日子越来越好了,更注重食品安全,我觉得年轻人有义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坚持生产无公害、高品质的鸡蛋,致力于让更多人吃上放心、营养的鸡蛋。”大女儿闫静说。

消费者越来越关心农产品的品质,为确保鸡蛋的品质,母女三人选用乳酸菌发酵菌种拌料,喂养蛋鸡全程不使用抗生素,产出的鸡蛋无腥味、口感好、品质佳,生产出的乳酸菌鸡蛋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王芳莉还注册了“秦农”商标,鸡蛋也通过了无公害认证。

现如今,母女三人在蛋鸡养殖上闯出一片天,在塬畔村建设了14栋鸡舍,高峰期存栏20万只鸡,日产鲜鸡蛋8吨,鸡蛋畅销省内外。鸡舍引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饲料和水的投喂、鸡粪清理全部实现自动化,现在不到3分钟就可完成一个鸡舍2万只鸡的饲料上料。

“现在鸡舍实行自动化和封闭式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人力、提高效率,还减少了人员接触鸡舍的频率,降低由人带来的外界细菌的感染风险。”二女儿闫文静介绍。

“过去我们蛋鸡养殖以鸡蛋为主要产品,今后我们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打算将日龄超过300天的母鸡加工成白条鸡、将鸡粪做成生物有机肥等,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效益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说起下一步的打算王芳莉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建工学院: 科协成功开展“庆祖国华诞,展青春风采”相关纪念活动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隆隆礼炮声昭示着新中国的成立,自此之后,70年风云激荡,70年砥砺奋进,70年筚路蓝缕,70年春华秋实。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爱国主义…[阅读]

    建工团委“五四”精神永不息暨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活动

    为弘扬“五四”精神,传承“五四”文化,提高广大青年学子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纪念伟大的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学习马克思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高尚情怀,建工学院团委于…[阅读]

    机械学院2014级机电三班开展“三人两足”联合团日活动

    2015年4月12日星期日中午11:30,由工程机械学院2014级机电一二三班举办的“三人两足团日活动”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滋兰苑南门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欢声笑语,放松的身体的愉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