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先锋家园 > 院系动态 >

资源学院“虹”学讲堂第90讲成功举办

2017-12-14 20:46  来源:先锋家园  字号:T|T

2017年12月13日下午15:00,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资源学院承办,研究生科协协办的“虹”学讲堂第90讲在长安大学校本部东院雁博园四楼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常宏研究员作了题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生长事件”的学术报告。资源学院院长李荣西以及来自各学院的120余名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由李荣西院长主持。

李荣西院长主持讲座

此次报告包括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的研究意义;高原东北缘断裂活动时代及性质;盆地记录对青藏高原生长的指示;高原东北部生长的动力级神秘的高原共五个部分。

首现常宏研究员剖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的研究意义,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不仅对欧亚大陆现今地貌格局的形成原因、青藏高原生长模式及东北缘的构造及气候意义;青藏高原研究对于认识亚洲乃至全球气候模式的改变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对象。

常宏研究员进行讲座

常研究员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大量走滑与逆冲断裂共存,这一特性显示了该区域受压扭性应力作用的特征。盆地记录对于青藏高原生长的指示意义明显,盆地的基底年龄指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新生代初期就发生了显著构造运动,开始了盆-山构造的形成。而盆地沉积速率、沉积物成分、沉积相、岩石年代学、地层的生长系数等特征显示了晚始新世昆仑山和祁连山强烈隆起、阿尔金山加速活动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地貌格局。中新世中期柴达木盆地内部及周边山地构造运动的再次活跃,形成了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构造格局(周边断裂活跃,盆地内部褶皱发育)。

影响高原东北部生长动力的因素十分复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的远程效应乃至印度板块相对运动方向的改变,都会影响高原东北部的应力场分布。而晚中新世以来的较为稳定的应力场方向可能决定了现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构造地貌过程。

青藏高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吸引着许多学者在此地开展研究,得出了许多成果。常宏研究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研究,得出:青藏高原在始新世晚期已经存在,至少中部的原始高原可能已经超过了4000米的高度;高原在始新世到渐新世存在湿热、低缓的盆地,而且这些较低盆地之间可能存在联通的部位;高原中部在中新世(甚至是始新世)以来有一定的降低(1000米左右),而周边依然在生长。

随后常宏研究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多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并于学院相关领导就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供稿:秦嘉琛 供图:陈俊生 审核:王晓峰

网络编辑:王艳林 责任编辑:荆琳

    相关文章
    机电工程学院班子全体成员走进本科课堂 开展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检查

    2021年3月5日,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玮、执行院长黄进带队,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党务与学生工作办公室一起组成本科教学检查和课程听课组深入本科…[阅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趣味活动

    在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为了营造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节日氛围,展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女教职工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提升女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进一…[阅读]

    空间学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顺利平稳进入课堂学习模式,3月2日至3日,空间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围绕疫情防控、思政教育、日常管理、考风考纪等内容扎…[阅读]

    信通学院1篇论文入选202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公布了2020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电信学部信通学院2019届硕士研究生徐洪斌的论文《基于协作的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与验证》入选中国电子学会2020年度优秀硕士学位…[阅读]

    电子工程学院开展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检查

    3月3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春季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展开,全面了解教学工作运行状态,电子工程学院对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抓好开学“第一课”。电子工程学院党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