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走向新描写主义”论坛在西北大学召开
8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走向新描写主义”论坛在我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西北大学文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陕西省语言学学会、《西北大学学报》协办。我校党委副书记张清出席论坛,“走向新描写主义”论坛发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胡建华致开幕辞。论坛开幕式由我校文学院谷鹏飞教授主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张清在致辞中向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她介绍了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文学院始终秉持知能并重、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在语言学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她表示,我校将珍惜并利用好举办“走向新描写主义”论坛这一宝贵机会,积极向各位专家学习,广泛吸收前沿理论和方法,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推动语言学学科再谱新章。
胡建华以“走向新描写主义——开放思想,沟通中外,认识自己”为题致开幕辞。他从陈寅恪概括的王国维“三目”治学方法切入,阐明了“开放思想,沟通中外,认识自己”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引述了刘文典1919年在《新中国》(第一卷第六号)上发表的《怎样叫做中西学术之沟通》一文中关于化合中外文明以发达中国学术的观点,阐述了考古学界对中国青铜器、小麦和马匹历史来源的思考,进而指出文化自信应建立在对自己文化和其他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而新描写主义走的正是文化自信之路。胡建华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开放思想,广泛吸收新思想与新方法,从多学科透视、多语言比较的角度,探索具有微观主义精神的新的描写理论和方法,把细颗粒度的描写推向纵深。
论坛共设有八场主旨报告,澳门科技大学张洪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金立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南开大学李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胡建华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教授、我校赵小刚教授分别以“范畴化问题及其他——新描写主义札记之一”“陕北神木方言的副词‘就[??u53]’与‘□[??53]’及其比较”“汉语情态词与动词短语之间在体范畴上的制约关系”“试论‘名动包含’说的理据及其存在的问题”“瓦罕塔吉克语动词词干基本形式的推导”“‘何有于我哉’的句法语义及其他——一个新描写主义视角”“量词与类指”“‘饕餮’的来源、变异及其他”为题作报告。
同时,论坛共有33场分组报告,分为句法语义、语音音系、词汇句法三组。句法语义组的报告涉及量化词、数量短语、复数标记、量词等;语音音系组的报告涉及音系特征、语音要素、连续变调、单字调、塞擦音等;词汇句法组的报告涉及假设从句标记、转折标记、添加算子、形容词等。相关报告所考察的语言涉及汉语、英语、日语、班图语、瓦罕塔吉克语等。
论坛闭幕式由我校文学院赵小刚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唐正大研究员围绕新描写主义“从一粒沙子看世界”的思想,从研究对象的微观性和全局性两个维度对论坛报告做出提炼概括和细致点评。胡建华再次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开放思想、拓宽视野的重要性,他讲述了段玉裁之后的新一代语言学家如何开放思想,沟通中外,突破文献材料的局限,利用新材料,使用新理论,解决了“支”“脂”“之”三部唐以前所以分立的问题,以此为例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张洪明、金立鑫教授发表与会感想。
第六届“走向新描写主义”论坛将于2024年在深圳大学举办。刘丹青教授代表下一届论坛组织方介绍了深圳大学的情况,并向与会学者发出诚挚邀请。
会场
校党委副书记张清致辞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