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春:扬帆逐梦但信风,点灯育人星满河
传道授业时,他是课堂上诲人不倦的良师,也是生活中关怀备至的殷殷长辈;科研工作中,他是硕果累累的求实创新者,也是汲汲求索的持续攀登人;行政工作中,他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积极响应者,也是科普事业的先行推动人。
物理学院杨生春教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与科研事业,被学生评为“授课最有激情、印象最为深刻”的老师,带领团队进行跨学科研究,在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光学、燃料电池、纳米催化、超级电容器、生物载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上成果斐然,连续两年(2021年、2022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王笑天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励或荣誉称号。他在近日也获评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导师”。
奋进严谨,在追寻中确定方向
提起杨生春教授,他的学生这样评价,“他通透、认真,带着有一点点生硬的直率与激情。他书生风骨,眉目疏朗,微笑,温和,却仍是有力的。”
在回顾求学之路时,杨生春经历了三次研究方向的转变:本科阶段为化学方向,硕士阶段为材料科学工程方向,研究有色金属冶炼,到了博士阶段又转变为物理方向,研究纳米材料。他迎难而上,用一年的时间重新修习物理专业课,以弥补自己基础知识上的薄弱之处,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博士期间由于研究方向与课题组相差较大,杨生春只能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设备没有自己做,坏了自己修,做不了的就自己设计跑加工厂,搭建实验室,足足花费了他一年的时间。
提起这段经历,杨生春说极大地锻炼培养了他解决实际问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研究的科学精神。“之后无论是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解决科研难题,还是开展教学工作,我都从这段经历中受益良多。”
得益于多方向的求学背景,杨生春具备了多学科交叉思维,并以此指导学生,强调面对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来观察思考。在留学期间,杨生春受细胞研究领域“配体交换”概念的启发,解决了实验中困扰自己多时的关于去除催化剂表面活性剂而保证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不受影响的问题。此次经历让杨生春意识到学科交叉带来开阔思维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在关注自己研究领域发展的基础上,时常阅读其他领域的文献,以此来开拓思维。
回顾多年来每个阶段的选择,杨生春解释道:“顺势而为,求学时选择研究方向是课题需要,求职时成为讲师是学校需要,团队选择课题是国家需要。”他总是奔赴在一个又一个需要他的地方,攻克一个又一个需要他解决的问题。
丹心赤诚,在授业中传递力量
“我喜欢当老师,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的过程,喜欢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老师也能从与学生的互动中得到鼓励与支持。”被问到为何选择做一名老师,杨生春如是说。
精于授业,乐于布道,勤于解惑。杨生春认为学生对课堂的专注程度不止取决于学生,还取决于老师的授课能力。每次课上、课下,杨生春都做了充足的准备,课前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的授课方式,将复杂的概念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类比讲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
对待课题组的学生,杨生春是一位“严师”,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注重塑造学生的人生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习惯,希望学生探索更深层的科学规律而不是急于求成,鼓励学生通过周密的思考与严谨的实践解决问题。
同时他也是一位“慈父”,他时刻关注学生动态,遇到问题总能及时悉心指导;在生活上也对学生诸多照顾,购买体育器材支持学生运动,冬天担心学生在工位冷,便贴心送上被子。“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离开了父母求学,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多点关心。”杨生春说。
杨生春积极参与了储能专业平台建设,参与编写我国首部高等学校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课程用书《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希望为更多学子传播知识的种子。
乐观务实,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除去日常繁忙的工作,杨生春还积极主动投入到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等学科建设工作中,主动参与材料收集、整理、报告撰写和修订等工作,为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如今,创新港物理学院的教师授课科研、学生学习实验,一切有条不紊。而在当年学院搬迁创新港的过程中,杨生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妥善处置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主动负责创新港实验室规划、装修、设备采购等各方面工作,顺利完成了学校、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保障了研究生在创新港顺利科研、舒适学习。
杨生春一直把科普当作当代学者的义务,参加了央视科教节目,走进初高中课堂,做孩子们的科学“筑梦人”。他说:“孩子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我们应该给予良好的引导,在孩子们迷茫的时期埋下科研的种子,让科学活动变得更有吸引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为祖国培养人才、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