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如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动能?
陕西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3月24日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发挥我省教育科技人才集成优势,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治理创新,走好数字化发展之路,切实增强发展动能。这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让源头活水汩汩而来
“我们在自动充电机器人、电池检测、控温、降噪等多个技术方向进行研究。目前,自动充电机器人已经基本完成结构设计、充电AGV参数设计和电机选型以及充电机械臂选型。我们将对避障、识别、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试验选型和软件编写。”绿能慧充—西安交大数字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俊说。
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充电、储能、智能微网的研发、生产、建设运营、数字能源平台搭建和生态服务的民营企业,拥有行业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上百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去年6月,该公司与西安交大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成立绿能慧充—西安交大数字能源研究院,旨在联通学校智库与社会需求,疏导解决企业瓶颈问题,与企业共同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富集,培养和聚集着大量科研人才。去年,我省面向全省重点产业,认定20家基础好、运行好、前景好的校企创新联合体为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化校企协同攻关,促进科技供需零距离对接。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后,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促进高质量项目落地转化。实施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计划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产业创新共性技术难题和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引智成果转化和引智资源开放共享,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渠道,推动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已对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4所高校及中电科39所等7家科研院所,梳理出800余项优质科研成果,签约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注册企业120个,以一对一“全链条”服务形式积极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转化。
转身,从实验室走出更多企业家
“目前整个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应用如火如荼。我国产业上游碳纤维原丝和预浸料产能充足,下游行业应用需求‘既大又迫切’,但产业链中间的自动加工设备却是发展中的‘断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段玉岗说,“我们对整套自动铺丝技术进行产业化落地,就是为了解决我国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构件自动化制造方面的关键问题。”
2021年7月6日,由段玉岗教授技术团队等作为初始股东,民营企业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注册成立。该公司自动铺丝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公司成立一年多,已签订单过亿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估值倍增。
我省日益重视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先后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瞪羚企业认定办法、科技企业倍增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并在陕西科技计划体系中增设科创板企业培育计划,给予创新型企业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文章节选自2023年4月21日陕西日报03版
报道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4/21/content_80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