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峰教授在唐诗新变视域中解读刘禹锡唱和诗
4月12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肖瑞峰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讲座”第271讲,为师生作了题为《唐诗新变视域中的刘禹锡唱和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张文利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肖瑞峰指出,唐代唱和诗在盛唐时已风靡于宫廷内外,但历经大历年间的“两浙唱和”,直至中唐元和前后,才臻于繁盛的巅峰。而刘禹锡正是信步穿行在涛飞浪卷的洪峰上的弄潮儿之一。他认为白居易的“诗到元和体变新”这一夫子自道是一种限定在七言长律范畴内的自我总结,但客观上恰好可以概括元和诗人刻意求新求变的倾向。因此肖瑞峰将刘禹锡唱和诗的考察置于唐诗新变视域中,认为其区别于同侪的特异之处,首先是渗透于其间的哲学元素以及为宋人导夫先路的理趣。其次是豪健爽朗的抒情格调,在多元呈现、不断变奏中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底色。再次是对艺术形式的极致追求,具体表现为:体裁丰富多变,不专于唐代唱和诗习用的五七言近体;精华内敛、微言寄讽的独特笔法;典故与比喻的精当运用,以戏谑笔调营造谐趣。
讲座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兴趣,肖瑞峰就学生的提问作出精彩回答。文学院李芳民教授高度评价了肖瑞峰的讲座,认为有五点特色:一是选取的题目有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中唐是唐诗的新变时期,许多作家都在创新,通常认为相比元白、韩孟,刘柳守正多,创新不突出,然而通过这次讲座了解到在中唐被认为守正的刘禹锡,创新这方面是很有特色个性的;二是肖瑞峰老师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十分敏锐,对文学作品解读特别细致,对作家的细微表达把握精到,分析准确;三是肖老师虽研究的是具体问题,但观照的视野宏阔,在诗歌流变中发现刘禹锡,具有纵深度和广度;四是肖老师对论文中的观点、内容概括上用词准确,分析严谨,讲座的结构学理严密,问题之间逻辑性强;五是这次讲座,让师生共同领略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风采。
学者简介:肖瑞峰,浙江工业大学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后获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术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已出版《日本汉诗发展史》《晚唐政治与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刘禹锡诗论》《刘禹锡诗传》等多种学术专著。近年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晓风”出版文学作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