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张锦英:用热爱追求真理,以真心引领前行

2023-03-22 18:03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一进到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正投放着PPT的液晶电视屏,这是张锦英老师刚结束和学生们关于紫磷及紫磷烯工作的研论。再往里走,不难发现,黑色沙发背后有一张单人折叠床和干净平整的被褥,窗台上整齐摆放着一些日常的洗漱用品。“张老师每次工作到很晚,有时回家不方便,就会直接住在办公室。等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工位的时候,张老师又已经开始工作了。”张锦英课题组里的赵雪雯告诉记者。

“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应用紫磷烯”

“挺高兴的,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张锦英在得知自己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首届青年优秀导师称号后,惊喜又平静,“参选的其他导师都特别优秀,我没有想太多,只想一门心思挖掘紫磷和紫磷烯未来更大的可能。”

《紫磷结构及特性以及紫磷烯的剥离》(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Violet Phosphorus and Its Phosphorene Exfoliation)为题发表在权威期刊 《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影响因子16.823)。

张锦英口中提到的紫磷和紫磷烯正是她们团队近几年所取得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之一——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宏观尺寸紫磷单晶并解出其晶体结构,发现紫磷是至今为止最稳定的磷的同素异形体,并成功地分别通过机械和溶液法剥离出紫磷烯。推翻了以往科学家们对紫磷存在的质疑。紫磷烯不仅是刚度最高的二维材料,其天然半导体的特性还克服了石墨烯零带隙限制,再加上易分散、可降解等特性,使得紫磷烯在光、电、医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从事新型低维度介稳态纳米结构研究十余年,张锦英带领团队在新物相制备、性能、储氢应用做出了许多原创性工作,在权威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并获得11项专利授权,其中7项专利已经实现成果转化。

尽管团队取得如此喜人的科研成果,他们在这条具有开拓性研究道路上的摸索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发现一种全新的结构就意味着需要通过不同于以往的方法进行标定。张锦英讲述到她的博士生张丽辉花了长达四年的时间合成了紫磷,在第五年才终于通过气相合成了宏观尺寸的紫磷单晶并通过单晶衍射完成标定。“她做这项研究一度非常崩溃,哭了好几次。好在最后我们一起坚持下来了,也做出实打实的成果了。”张锦英言语中带着心疼。

寻找紫磷更多的潜在应用是张锦英团队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我会在每个细节上不断摸索创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能够像广泛应用石墨烯一样来应用紫磷和紫磷烯。”

“我很确定自己对于基础研究的热爱”

当年,材料系还是主要是做冶金方面的工作。“当时我们焊接专业招学生都比较困难”,张锦英则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焊接专业。限于跨专业保送的难度,张锦英谨慎地选择了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金属表面处理。她说:“这时,我很确定自己对于基础研究的热爱。”硕士毕业后,成果突出的张锦英同时收到了来自普林斯顿、伯克利、剑桥和牛津的全额奖学金。最终,张锦英前往牛津大学量子信息处理专业开启了自己的博士生涯。

进入课堂和实验室的第一天,张锦英就焦虑了:“别人说的任何概念我都不懂。”下课后,她马不停蹄地查阅资料、翻找课本,却没有相关内容,学起来尤为吃力,例如张锦英花了好几个月才将“量子位”的来源、工作原理及现有研究学懂弄通。因为刚入校的缘故,张锦英自己主动去补很多的基础课: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等,另外,她还补充学习了大量国内外视频资料以辅助理解课堂知识。终于在博士第二年结束时,她觉得自己终于“入门”了:“科学研究不能什么都想学的透彻,要找准一个方向,把大多精力放在自己钻研的问题上。”

2007年,日本名古屋大学获诺奖提名的Shinohara教授到牛津大学做一讲座,介绍了他关于碳纳米管及富勒烯内包覆工作的研究。张锦英意识到,想要做出量化的量子位以继续她的研究,必须前往名古屋大学学习有关碳纳米材料的相关知识。三年一晃而过,掌握了碳纳米材料相关基础的张锦英突然发现:“需要为未来的工作考虑了。”面对海内外抛出的诸多“橄榄枝”,她毅然选择回国,决定在西安交大继续从事关于碳纳米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牛春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再做出点成果。”

张锦英在实验室工作

“交大的学术环境是十分开放和自由的。”张锦英说到,“虽然我在电气专业,但我可以研究偏向于化学的碳纳米材料,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地在搞研究,整体氛围是很好的。”

“会让学生们的成果都尽可能展现”

不论是科研竞赛,还是学术讲座,张锦英都会尽力为本科生安排妥当。在她看来,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慢慢培养。 她鼓励本科生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参加科研训练时可以跟着课题组的大方向。她希望能够做好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衔接,让本科生循序渐进地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现在的孩子们都很有想法,我也希望能尽我所能帮助到他们。”张锦英感慨道。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开始到现在,张锦英有了很大转变。一开始,她希望学生在做科研的时候保持严谨和果决,不希望学生们有拖沓的习惯。而现在,每周一次的组会是张锦英认为比较合适的节奏,“可以让学生在时间安排上更加弹性。”相对而言,博士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果,“但沉寂的几年是为之后做铺垫,许多杰出成果会在突然间爆发,有时甚至会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张锦英的原则是让学生们的成果都尽可能展现:“只要他们有东西给我,我都希望能指导到他们。”她每天都会在办公室,不论学生什么时候想找她商量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解决。修改文章时,张锦英会逐字逐句斟酌,常常要花上一至两周的时间,争取给到学生们最大程度的帮助。除此之外,张锦英还会尽力帮助一些研究进度暂时没跟上的学生做实验,以减轻他们的科研压力和负担。

张锦英团队合照(第一排左三为张锦英)

张锦英和她的学生之间既是良师,也是益友。闲暇时间,她常常打羽毛球,不仅自己每天锻炼近两小时,还会带动课题组的老师、同学们一块运动。“和年轻人运动让我感觉特别有活力,团队凝聚力也更强了。”

在个人主页中,张锦英称团队为“我的家庭”。

张锦英始终把专业、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万水千山总是情,洒向人间都是爱。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这是学生们最想对导师张锦英说的一句话。在张锦英心里,团队成员们也不单是科研上共同前行的伙伴,更像是一个彼此照顾、互帮互助的大家庭,温暖并肩。

    相关文章
    李英:择一事热爱 守一世初心

    她热爱护理工作,默默坚守,无悔付出,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她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获得了同事的认可;她虚心进取,积极思考,善于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风采,她就是口…[阅读]

    FUN肆热爱 | 海棠1号书院“飞盘空中转,快乐天上飞”飞盘活动圆满结束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多样化兴趣爱好,12月3日下午3时,海棠1号书院与极限飞盘社联动举办极限飞盘体验“游园会”,近三十名同学因对飞盘共同的热爱相约南操…[阅读]

    “优秀本科留学生标兵”:林白雪——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青衿之志,且待芳华。她怀揣着中国梦,纵是相隔万里,依旧怀揣着无限的热血与激情,只为拥抱她所热爱的中国文化。 林白雪,一位美丽活泼的泰国姑娘,是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商务汉…[阅读]

    音乐旋律的普遍量化规律——作曲家不经意追求有约束的熵最大化——报道管晓宏院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

    当院士演奏长笛的时候,他在想什么?答案是:想找到几百年来作曲家追求的定量规律模型。人们欣赏音乐,也希望找到音乐旋律中客观的、定量的共同特征,为了分析音乐,艺术家们做出了许多努力,分…[阅读]

    郑曦: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愿我们都能始终心怀热忱,兴致盎然地与这个世界交手。”郑曦微笑着说道。 在西安交大2021-2022学年“优秀学生标兵”评选展示大会中,郑曦荣获“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她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