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23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暨“人才培养大研讨”第五场研讨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人才培养改革理念,呈现人才培养内涵特色,落实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2月5日下午,教务处举办2023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暨“人才培养大研讨”第五场研讨会议。学校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代表,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副主任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部、中心)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校长助理单智伟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王秋旺主持会议。
教务处副处长兰剑就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及工作进展情况作汇报。他详细介绍了2023版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调研情况、修订要点、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他指出,学校将坚持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内涵、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前沿内容与基础知识”的指导思想,优化学分结构,丰富基础课层次,组织基础课开课学院与专业学院联合开设基础课,制定各项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与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王小力教授指出,培养方案修订要具备前瞻性及开放性,打破学院壁垒,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制定兼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吴宏春教授提出,培养方案修订要响应改革需求细化举措,通过使学生参与更多科研训练充实学习生活,落实四种发展路径实施。朱正威教授认为,要发掘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人文素质和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树立正确价值观。刘进军教授建议,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按照对能力的支撑关系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适当降低学分。苏光辉教授认为,要强化“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通识课程建设,同时通过丰富课程及其内涵、充实本科生学习生活培养创新人才。李琪教授建议,要深化课外实践环节改革,强化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聚焦学科交叉,争取新的突破。张明教授认为,要将新医科、强工科理念融入医学培养方案修订,加强课程思政与人文精神培养,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建设学科交叉课程等举措推动教学改革。
各学院教学院长就培养模式改革、学分结构调整、基础课程建设、大学体育改革、课外8学分设置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真知灼见。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就如何做好下一步修订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王秋旺表示,学校将认真吸纳专家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提高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操作性;各学院要认真梳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学院党政一把手和学科带头人要亲自参与,组织更多教师进入修订专班和工作组,充分发挥各方智慧,高质量做好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郑庆华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分析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校整体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能力、学分结构、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考核方法、实践环节等内容,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他强调,培养方案修订要把握三大趋势,破解新时代教育难题:一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知识逆向流动的趋势,各专业要根据行业领域发展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梳理知识点、设计课程体系;二是面对工科教育理科化的趋势,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步、工科教育与领域技术前沿同步;三是面对专业知识体系碎片化的趋势,专业要系统整理课程与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最后,他对修订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做好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组建工作,开阔思路,广泛听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兄弟高校专家及校友的意见,汇聚各方力量优化方案;二是明确培养方案板块框架和学分结构,确定学分区间,为学院提供灵活空间进行优化调整;三是梳理和解决目前培养方案执行层面的问题,规范课时排课,优化学分分布,完善实验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四是强化课程考核的目标制定、方式设计和实际执行,通过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落实培养理念。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培养方案修订是落实教学改革、培育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学校将按照“改革与时俱进,内容完善修订,要求具体细化,考核责任到位”的要求,组织做好2023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积极探索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新范式,奋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