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辩思维 涵养创新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课程第五届辩论赛举行
西安交大通识核心课“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第五届辩论赛于11月18日晚,在丝路大讲堂1400教室举行。辩论赛由本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现场角逐,是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中华名辩盟副会长、陕西省教学名师、学校“国运杯”辩论赛负责人韩鹏杰教授,中华名辩盟常务副主席、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课程负责人王伟教授担任评委。西安交通大学思源直播平台、丝路大讲堂、哔哩哔哩和微博直播平台现场直播本次辩论赛。
辩论赛有两个辩题,分别是“AI创作的画作应该/不应该被视为艺术”和“对父母应该报喜不报忧/报喜又报忧”,第一个辩题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第二个辩题则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正方辩手和支持正方的同学们身穿白色或浅色上衣,反方辩手和支持反方的同学们身穿黑色或深色上衣,分列左右两边就座。辩论结束后,观众席的同学如果被对方辩手说服,就更换座位区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以此作为胜负方的判断依据之一。所有同学共同参与讨论,观众与老师共同担任评委,一起对辩论赛展开思考与评价。
第一场辩论赛围绕“AI创作的画作应该/不应该被视为艺术”展开。正方以分析AI创作具有的美学价值、创新价值、社会价值进行立论,提出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AI与AI创作。反方则指出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是自我意识,应以人类的价值为导向,因此AI创作不应当被视为艺术。随后,双方又就AI作画的创作主体、艺术品与工艺品等问题,以生动的事例、缜密的逻辑思维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第一场辩论结束后,现场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思考向辩手提问,并阐明自己观点。张爱萍对第一场辩论进行点评,肯定了辩手们和观众的优秀表现,就双方辩手在辩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指导,并对辩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多方面的拓展。
第二场辩论围绕“对父母应该报喜不报忧/报喜又报忧”展开,正方将“报忧”分为诉苦与求助,分别就两者进行分析,认为诉苦除了让父母烦恼焦虑之外,于事无补;由于存在代沟,辅导员和身边朋友可能是更好的倾诉与求助对象。反方则立足于父母与孩子分别进行分析并指出,于父母,报忧可以满足其被需要的情感需求并促进家庭沟通,避免因缺乏沟通加大父母的忧虑;于孩子,报忧可以获得父母的情感支持,也能从经验丰富的父母那里获得有益的建议与帮助。
第二场辩论结束后,现场同学与辩手互动,进一步讨论与辩题相关的问题。韩鹏杰结合不同环节的辩手发言进行点评与指导,分析了概念、类比与推理的重要性,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王伟总结两场辩论中辩手的表现,肯定了同学们能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分析具体问题,指出个别不足,鼓励同学们在日常思维中有意识地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
最终评选出电气2101班金子翔同学、力学002班樊世宇同学为最佳辩手,两场辩论均为反方获胜。
“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是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坚持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相结合、思维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交互—反思”(PIR)的课堂模式进行探究式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和创新性思考,在实际的思维实践中锻炼并提升思维能力。自2018年开设以来,以平等包容、开放活跃的课堂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2019年开始组织课程辩论赛,2021年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中华文化系列辩论赛课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