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以辩促教求创新——“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通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22-05-19 15:00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5月14日,人文学院通识核心课“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第一届课程辩论赛举行。比赛作为西安交大首届“国运杯”系列辩论赛之一,是一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思维创新的课堂探索与实践,目的是提升交大学子的思辩思维和人文素养。

出席本次辩论赛的嘉宾有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辛晓红、西安交通大学校基金会秘书长赵卫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书记许佳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顺、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灵。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辩论赛项目团队李娟教授、曹耿献副教授、文茹老师观摩整场比赛。同时,本次辩论赛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辩论赛负责人韩鹏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助理教授担任评委。

一首韵味悠长、古朴清雅的古琴曲《鸥鹭忘机》为这场比赛拉开了序幕。“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课程负责人刘彦彦教授介绍课程基本情况。本次课程辩论赛既是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国运杯”辩论赛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刘彦彦教授介绍了这门课“学、思、辩、明”的教学改革措施,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辩论的形式拓展眼界和知识,从辩论中启发学生了解古今精神、世界之异同和从古至今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认知和认同。

比赛中,辩手们围绕“识文必须识其人”“识文无须识其人”主题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一辩选手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引用《说文解字》将“识”解释为“心之所存谓之意,所谓知识者此也。”令人信服,而反方四辩紧接着就质询其“并不了解许慎和段玉裁”,该定义恰恰是“不识其人”的体现,随后反方一辩也有条不紊地阐述了己方观点,其论证过程逻辑严密、论据翔实,然正方四辩仍抓住“识文”中的漏洞,以高尔基《海燕》的例子作反击,在质询过程中扳回一局,第一回合过去,双方难分上下,局势陷入胶着。在二辩对辩环节中,正方二辩沉着冷静地陈述,反方二辩步步紧逼着拆解,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温文儒雅的正方三辩也与犀利泼辣的反方三辩形成鲜明对比,在自由辩环节中双方你来我往、不停地向对方抛出问题:“李绅的生活背景是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悯农》这首诗?”“不知道《诗经》的作者我们就不读它了吗?”“了解作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识文’”“您方的必要性体现在哪里”……比赛一度陷入白热化局面。在结辩中反方四辩高呼“在作者设定的圈套里识文是一种悲哀,让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正方四辩也重申“只有识人才能走进文学的殿堂”。综合整场比赛,正反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为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提供了一场生动的教育实践。

评委和嘉宾对辩手们的表现连连称赞。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助理教授在点评时认为本场比赛充满亮点,如反方四辩的质询,言简意赅,句句戳到正方痛处,其陈词立论带来观感上的美感,以及正方四辩对《海燕》这篇文章理解的质询等,都相当精彩。

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称赞这场比赛的辩题设计得很好,能够给予辩手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对正反双方辩手分别做了细致而又不失幽默的点评,并充分肯定这种课堂植入辩论是很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撬动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改变的教学改革,是能够真正改变学生的教学方式,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这种真正有效果、真正改变学生、也让教师能够从中获得提高的教学方式。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顺教授则引用恩格斯的观点“哲学是概念的艺术”,认为辩论过程中对概念的界定、辨析,可以对概念有更充分的理解,辩论更是对人文社会学科学习过程中“学、思、辩”三环节的高度浓缩,指出辩论赛是人文学院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并高度肯定“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这门课程以辩论式教学探索教学改革,充分展现出人文的精神与面貌。

西安交通大学基金会对“国运杯”辩论赛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赵卫滨秘书长对当晚的辩论赛十分赞赏,肯定辩论赛是教学改革的特色形式,并期待这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辛晓红向观众讲述了自己与西安交大的故事,肯定了辩论赛的精彩与成功,对“国运杯”辩论赛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满意。

经过激烈角逐,杨益泉、朱晶晶两位同学以出色的表现成为“最佳辩手”, 崔菁、郭欣欣两位同学获得进入复赛的资格,将代表“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课程参加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国运杯”辩论赛复赛。

韩鹏杰教授、辛晓红理事长为最佳辩手颁奖

张顺、陈灵为进入复赛的选手颁奖

“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是首批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入选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是西安交大通识核心课程改造升级计划中的建设课程。本课程由人文学院中文系刘彦彦、李红、张功长、黎荔、刘祥、李明、魏琛琳、孙启洲多位老师共同组成骨干教师团队。团队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和实践,在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小组分享讨论的教学方式,坚持以课程辩论的形式探索教学改革,作为全校通识类课程,不同学科的同学们在课堂微辩论活动中互动交流,拓展眼界和学识,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下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学经典中的人文智慧。这门课程不仅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致力于做有温度、有态度和有灵魂的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辩论赛是西安交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系列赛事,由西安交大人文学院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道家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钢琴艺术表演”“书法理论与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论语的智慧”等8门课程承担,将通过不同课程分别进行,经过交叉进行、层层选拔、评委严格评选之后,最终选出两支队伍进入决赛。该系列赛事通过中华网向广大网友现场直播,您可通过关注中华网直播实时观看辩论赛精彩盛况。当晚辩论赛中华网全程直播,线上累计近12万人次观看,评论区互动热烈。整场赛事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今日头条、百度新闻、搜狐新闻、UC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文化艺术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观看赛事回放,可关注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F95vjhC/)和网易新闻(https://c.m.163.com/news/v/VV6G1QD5G.html)。

嘉宾和辩手合影留念

西安交通大学 “国运杯”辩论赛,由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牵头,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国际辩论赛知名评委之一韩鹏杰教授发起,西安交大校友李健、辛晓红伉俪发起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支持,旨在继承西安交大辩论赛的优秀传统,充分发挥辩论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融入课程思政内涵,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关文章
    “养浩然之气 蕴书香交大”主题巡展走进创新港

    5月18日,“养浩然之气 蕴书香交大”主题巡展在创新港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学校首次以“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展览,以展示政治文化、学术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为主线,通过六大…[阅读]

    成果赋能、跨越创新 西电杭州研究院亮相经开区产学研成果对接会

    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月13日下午,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信息港国际报告厅举办产学研成果对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期对接会。 本次活动由开发…[阅读]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校赛举行

    5月15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校赛举行,共评出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校赛评审组组长、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秘书长王晶教授,校赛负责人、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阅读]

    人文学院召开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021年项目结题暨2022年项目遴选答辩会

    为深入贯彻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响应学校促进就业创新的号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5月13日,人文学院在信远1区121教室举行2021年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阅读]

    海棠2号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院内中期答辩顺利开展

    5月13日下午,海棠2号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院内中期答辩在b楼105教室顺利开展。本次答辩由项目简介、临场问答、评委点评三个环节组成,共有11支书院学生团队参加,来自各学院的7名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