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以抗疫——西安交大艺术类课程线上教学精彩开展
校园因疫情封闭管理以来,西安交大进行线上教学,往日活跃在画板上、琴室里的艺术类课程,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搬上“云端”,展现出别样精彩。
方寸之间显功力,细微之处见真章。“书法艺术与篆刻基础”课程起初分设“书法基础”和“篆刻基础”两门课程,自2016年开设以来,在学生中间一直很受欢迎。去年起,该课程做了整合,强化了实践环节,选课人数爆满。
课程主讲教师程健表示,在接到线上教学通知后,最担心的就是这类通识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面对120人的选课人数和零基础的同学们,课堂的组织和示范难度极大,只能硬着头皮上,尽可能多讲授理论部分,压缩实践环节。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想到篆刻实践环节的线上视频教学竟有意外收获,效果非常好。每位同学通过自己的电脑屏幕直接观察老师的实时示范,展示自己的临摹进度,这种实时、聚焦的课堂呈现效果甚至好于教室投影上课,“这也使我打消了对线上教学的疑虑,只有合适的教学方式辅以新颖的呈现方式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中心教师梁睿、刘明长期主讲“音乐鉴赏”和“钢琴演奏表演艺术”课程。作为音乐实践类课程,受疫情影响,该课程采取了老师线上指导、学生线下练习的特殊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琴房练琴、与乐器近距离接触,更好达到练习效果。许多学生有练习钢琴的习惯,学习钢琴成为他们丰富课外生活、缓解学业压力的一种方式。刘明赞叹道:“疫情阻挡不了学生们学习与练琴的热情,同学们钻研的劲头更强了!”
副教授梁睿既是钢琴演奏家,又是中国古琴终南琴派传人,同时还开设了以身体打击乐和律动为核心训练的“音乐律动与身体表达”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在线上课堂中,梁睿用现场演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琴音乐以及传统记谱法的妙趣,引导学生深刻体悟不同文化背景下记谱法与音乐的传承和传播之间的独特关系。
艺术系副教授刘令贵本学期承担了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空间形式秩序”课程的授课任务。这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又是一门超越传统设计理论、打通空间与形式的方法课,理论性和创新性都很强。为了讲好这门课,刘令贵广泛查阅了兄弟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经验,借鉴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理论,创设了课程大纲和内容体系。疫情之下,虽然师生处于不同的空间,但线上的实时教学方式拉近了彼此的时空距离,丝毫没有减弱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在这堂课上,刘令贵通过展示2022年普利策克建筑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凯雷的作品,引发大家对空间及形式的思考,进而讲解形式的概念、作用、属性及其类型,引导学生建立对空间正确的理解,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他结合大量建筑作品和经典案例实践解析,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副教授刘琰主讲的“碑帖鉴定”是书法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线上教学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清楚地看到老师分享的课件,课堂的深度参与感、交互感更强了。“有了之前的经验,本次的线上授课从容了许多”,刘琰说:“我不仅准备了多种预案以便在断网、停电等突发状况发生时可以很好应对,也在课程的设计上增加了更多的互动内容,保证听课质量。”
艺术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人视听之美,更在于砥砺人格风度。广大师生抗“疫”而不废“艺”,在指尖下、在纤毫中、在点滴上书写精诚团结,在困顿中传递优美、担当和勇毅,展示了“艺术思政”的别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