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连线 暖心互动 师生同心 共克时艰” ——“研马学夏”导学团队举办线上学习工作经验分享会
这一轮的新冠疫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极快,给防疫抗疫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研马学夏”导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的防疫要求,坚持非必要不出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全力支持抗疫。团队“大家长”——导师夏永林教授,不顾自身因防疫带来的困难和不便,想同学之想,急同学所急。一方面,他用自己的工资为团队10名在校在读的学生每人发一份慰问金;同时,为了提振同学们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先后联系了本团队已经毕业工作的8位学长,请他们就自己在学习、求职和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与在校学生分享。
2022年1月9日晚,“研马学夏”导学团队线上学习工作经验分享会举行。会议由导师夏永林教授主持,“研马学夏”导学团队的21名师生参加会议。
分享会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8名学长从不同角度分享学习与工作经验,第二部分为在校生畅谈想法与体会。
2016级李治霖(现就职于我校纪委)分享了从中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再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工作经历。他强调,找工作一定要提早准备、明确求职目标、熟悉求职过程,要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认真研读历年真题,学习各类会议精神。他分享到,在求职中,“专长比专业更关键,就业比择业更重要,发展比高薪更要紧”,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立足当下,胸怀未来,努力追梦。
2016级郭雨晴(现就职于河北工业大学)以时间线索回顾了在校学习和就业经历。她表示,一年的支教经历让她更加从容自信,在校期间的兼职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经历为入职河北工业大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表示,开展科研需要切实行动,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提前找准定位,珍惜利用学习资源,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016级谢肖(现就职于西安航空学院)分享了初入职场时的两年安康驻村扶贫工作经历及目前从事的西安航空学院辅导员工作的日常。他指出,在就业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遇到失败不要气馁,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耐心、补齐自身短板。
2017级聂心怡(现就职于陕西理工大学)从就业一年中走过的“弯路”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参加公考的经历及目前在高校工作的现状,为我们了解公务员考试和思政课教师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她总结到,要提前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提前做好规划;勇敢尝试,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
2017级宋媛(现就职于蒲城迤山中学)认为,研究生期间要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本专业相关书籍。她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指出提高写作水平,阅读经典文献的重要性。她提醒师弟师妹们“潜心读书,丰富内涵”,广泛阅读核心期刊,敢模仿,多交流,只有真正实践,才能得心应手。她表示,要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断提高人生境界。
2017级徐菁辉(现就职于西安高新管委会)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近一年漫长的求职期,在数百次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和无数次遭遇失败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她用切身经历证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磨难与挫折,但是在任何时候都要自信和努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018级席旺先(现就职于培华学院)以自己三年在校经历提醒学弟学妹们积极主动思考与实践;博览群书,潜心科研;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拒绝躺平。
2018级李昕(现就职于宝鸡金台区组织部)分享了选调生在职半年的工作感受。他指出,体制内工作具有保障性强、相对稳定的优点,但基层工作需要具备强烈责任感、足够的耐心和较高的抗压能力,需要深入群众之中,不怕“闭门羹”、不畏委屈苦。他认为,若有意向选择体制内工作,可以适当提高目标定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团队高宇璇老师对此次交流会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她谈到,从前面几位学生的分享中,感受颇深。不幸的人生是相似的,幸运的人生各有各的幸运。要珍惜利用在校的学习时光,做好职业规划,制定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迎接未来的人生考验。
在听取了几位学长的分享后,在校的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深受启发。2019级马瑞表示,通过师兄师姐的经验总结坚定了她向前走的决心,不畏惧前路的未知,不退缩前进的脚步;2020级董春阳表示,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方向及目标;2020级陈盼盼表示,此次团队交流会让她认识到必须早早明确目标,向着目标不断向前努力,做好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断调整心态;2021级王晓宁表示,作为一名研一的新生,要树立求职目标,规划好求职方向,尽早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在求职时要勇敢去尝试,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
最后,导师夏永林教授总结到,通过这次活动,几位同学从不同视角给大家分享了学习、求职与工作的真实感受,干货满满,给在校生带来很大的帮助。他祝愿已毕业的同学们工作顺利,希望在校的同学们能潜心问道,努力科研,更好的规划未来,最终找到心仪的工作。
此次分享会为“研马学夏”团队师生搭建了一座云端桥梁,密切了师生联系,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团队大家庭的氛围更加浓郁,使同学们对学习研究、求职规划、参与实践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找准人生方向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