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开工建造

2021-10-24 12:10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10月22日,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这一突破性储能技术开启了工程化应用的进程。

此次开工建设的“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基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谢永慧教授团队在先进能源系统及二氧化碳动力装备方面十余年的研发及工程应用经验,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牵头,与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三方强强联合、紧密合作、自力更生、协同攻关,在热力系统集成及优化、动力设备研制、效益导向的设备优化配置设计等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目前储能系统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并将实现动力装备的全国产化。

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示意图

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气液互转、两态协同储能技术。其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透平发电。循环工质二氧化碳无毒、不易燃、易于获取、常温即可液化,可以方便实现液态存储,优势明显。该系统具有压力温度等级低、安全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且不依赖地质条件,无需使用化石燃料,不产生固体废弃物,零碳排放,是一种绿色储能系统,寿命长达30年以上,在全生命周期内循环效率不衰减。

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功率等级、容量、地域适应性,可完全覆盖10MW、100MW、1000MW等级储能功率,在大容量长时储能上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最大可满足储能容量1000MW.h等级的需求。其应用不仅可以充分缓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等固有缺陷,大幅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还可与传统火电配套使用,作为灵活运行时小负荷工况的功率补偿,提升机组调峰能力,有利于用电低谷期避开汽轮发电机组的不利运行工况,并通过低品位热能耦合提高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支撑我国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之一。西安交通大学谢永慧教授团队将继续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制造强国”为己任,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助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西安交大一附院编写的国内首部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正式发布

    9月24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与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组织、西安交大一附院蒋红利教授团队领衔编写的《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1年血液…[阅读]

    杨卷:为实现新型储能碳材料国产化作贡献

    近日,记者在创新港实验室里见到了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卷,他穿着实验服,正专心致志观测和调试新近定制的高温炭化炉运行情况。 “这是我们制备碳材料必须要用到的炉子,不同类型的炉…[阅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飞机壁板结构件形性制造”项目中期总结会召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组织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飞机壁板结构件形性制造”项目进行中期总结。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组由西安交通大学…[阅读]

    现场直击:心系“国之大者”的交大科研人

    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紧张,学校在“绷紧弦”做好疫情防控外,还在“铆足劲”冲刺科研工作。8月13日,记者在创新港随机走访了一些研究院,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到处可见:办公桌前申报课题,实验室…[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新型医用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外科补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医用编织物,通常起到为组织器官提供永久性或临时性力学支撑的作用。在使用时,外科补片通常需要被固定在缺损或病变的组织区域上以进行修复或重建。传统固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