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召开长庆油田科技重大专项推进会
9月17日至18日,由我校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项目推进会在学校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系教授张国伟,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付金华,首席技术专家喻建,首席技术专家姚宗惠,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出席会议。项目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学校科技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财务资产部和地质学系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常江介绍了学校近年改革措施与取得的最新成果。他认为,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联合项目,一定能够启发新智慧,开拓新思路,有力地推动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发展和创新,为实现勘探新领域快速突破奠定基础。他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强与长庆油田以及各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努力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付金华在讲话中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长庆油田2020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目前已经设立了“十四五”期间年油气当量突破6300万吨新目标。加大新区新领域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夯实长庆油田上产、稳产资源基础,是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他强调,该项目瞄准深层海相油气这一现实的资源接替领域,组建了集构造、沉积、烃源、储层、成藏与评价研究于一体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团队。他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出新的综合管理模式,在关键理论、技术创新,生产应用实效上取得新成果,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领域、新动力。
张国伟院士在讲话中感谢长庆油田和其他兄弟单位对于本项目的支持。他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不同于国外其他克拉通盆地,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该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理论和新发现将会对长庆油田未来25-35年的持续稳产上发挥巨大作用。他希望,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融合,将在新的地球科学系统的合作体系下,对油气地质的发展提出新的认识,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鄂尔多斯盆地实际的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理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何登发介绍了总项目的立项情况,对项目2021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可能的亮点成果进行了汇报。课题负责人刘波、刘文汇、罗晓容、任战利、周进高、包洪平和苏中堂分别对课题作了详细汇报。会议还讨论了项目运行管理和协调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项目是由长庆油田公司设计,我校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庆油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共同承担。项目总负责人为我校张国伟院士,下设6个课题,总经费4200万元,是长庆油田启动的第一个油气重大专项。项目围绕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展开攻关,以生产需求为导向,探索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的形成与富集规律,解决深层成盆-成源-成储-成藏问题,开展勘探新领域评价,力争在奥陶系盐下取得万亿方气区新发现,以期开创长庆海相深层油气勘探新局面。
会场
讨论会会场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致辞
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付金华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系教授、总项目负责人张国伟讲话
首席技术专家喻建讲话
首席技术专家姚宗惠讲话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