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物寻访中感知中国 在文化传播中坚定自信——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
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陕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讲好中国故事,7月11日至7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组织开展“博物馆里的汉唐文明与法律保护”暑期课程,项目由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秘书处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支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10名中国学生和10名留学生组成中外联合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汉阳陵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开展文物资源调研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学,感知中国文化魅力,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参观交流,凝聚团结共识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丽娜在与同学们分享中讲道:“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是学习。”参观各大博物馆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大、多、精、美”的秦兵马俑,质朴、精巧的汉代陶俑,从赳赳秦风,到汉唐盛世,一件件文物穿越千年,向今天的实践队员和广大游客观众们倾诉着中国故事。
西安交大启德书院的白晓宇同学喜欢与文物自拍合影,她说道:“这就像是和自己的朋友自拍一样,因为文物也是有灵魂的,就像这个石碑,仔细去读它上面的字,熟悉而又陌生,脑海里顿时呈现了一幅幅古代文人、学子秉烛背书的画面。我们虽然学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好多还是不太了解的,我们有必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学习古人的思想的同时,也为自己寻找些许人生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的文思佳同学是碑林书法组的组长,在参观完碑林博物馆后,她表示:“作为现存唯一的象形文字,汉字真是太美妙了。就如汉字的‘旦’‘昆’‘昏’‘昔’,借用日与地平线的关系表示一日中不同时辰,每个字也是一幅画、一首诗,‘半壁见海日’便是‘旦’。这些文字启发着我们去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也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在实践与交流中能够更深地沉淀与体悟。”
中国人民大学的廖浩天同学对理论与实践的感悟颇深:“作为一名中国古典学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相关的文献,但我又很少见到实物,实际上我也一直不大明白,见到实物与我看它的照片究竟有什么区别。但在这次暑期课程里,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例如在交通大学博物馆地下的那枚李商隐撰书的墓志铭,我曾经读过那篇文章,今天亲眼看到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专题讲座,增广见闻认识
本次课程共安排开展了7场讲座,主题分别涉及博物馆基本国情、传统中医药、考古、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等等。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述进一步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在“中国文物博物馆基本国情”的专家讲座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聘教授刘曙光就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定义及特性、中国文物资源与文物保护的突出特点、国家保护为主是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根本、当前中国文博工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等部分展开讲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文物保护现状。
西安交大侯宗濂医学试验班的杨雅儒同学对刘曙光教授的讲座印象最为深刻,她说道:“刘老师所展示的一个个数字,真的很令人震撼,我们中华民族有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但在100多年前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遭受了极为致命的打击,许多文物流失海外,同时盗墓贼的活动猖獗,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但相关文物保护法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专业所限,我此前对相关的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刘教授的讲授让我对如何有效地保护文物有了一个概要了解,也对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在马治国教授关于传统医药的文化保护讲座后,廖浩天说道:“通过活动,我会以更加宽容、公正的态度重新审视、探讨中医。”
实践体验,感受文化魅力
实践过程中除了参观博物馆、聆听讲座外,还有修复陶俑、针灸、拔火罐、按摩、穿汉服学汉礼、缫丝、投壶、画脸谱、书法、拓印等一系列体验活动。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验不用的主题活动。
留学生马弈来自埃及,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一手流利的毛笔字让团队中许多中国小伙伴都自愧不如。在与陕西省文物局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刘拥政的交流中,他表示:“我回国以后也会从事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我会向周围的人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我相信埃及的人们也会对中国的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热爱,我会向大家讲述一个我眼中真实的中国。”其他的留学生们也纷纷表示回国后会积极促成本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文化的传播,让丝绸之路的范围更加广泛。
据悉,此次暑期课程由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校团委共同组织实施,同步还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各高校20名学生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