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入“化” 美好如“画”——化学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的化学兴趣,落实学校“四个一百”育人行动目标,5月26日下午,由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和化学学院主办,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合承办的“化学开放日”活动在中一楼举办。由29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新锐和教学名师组成的9个专题小组,吸引了全校195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参观体验。通过现场观摩、演示、交流互动等方式,同学们零距离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之美,感受化学魅力。
化学学院副院长段新华教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化学学院概况及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区域和九个模块,包括科普展览区——“科学启蒙与西迁故事”,实验体验区——“超能‘喝水’的材料”、“美丽香皂DIY”,模型展示区——“金属+空气=电池”、“身边的‘明星’——有机玻璃”、“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遨游在光的世界——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梦幻现实的秘密”、“水和油的界面游戏”等。同学们和化学学院老师们一起做实验,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提前体验课题团队的科研内容,获得了更多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感受到了大学学术氛围。
具有历史意义的西迁艰苦创业的办学实物和文献,承载着西安交大办学的历史成就和交大人奋斗的足迹,注重学校历史遗产保护和宣传是加强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科普展览区,化学学院退休教师、西迁历史实物收藏者郗英欣副教授通过这些实物向同学们讲述着交大西迁创业的沧桑巨变,包括克鲁克斯管、美国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准电池、前民主德国开姆尼茨的标准电阻、前西德赛多利斯光电天平、前苏联的恩格勒粘度计等,希望同学们能从化学这个小窗口的实物和故事中得到启迪,向所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前行的前辈和西迁老先生们献上敬意。
在实验体验区,解云川教授向同学们变了个魔术:水倒入杯子中为什么不见了?他通过“超能‘喝水’的材料”向同学们讲述高吸水树脂材料的合成机理、特点及应用,同学们在极少量的聚丙烯酸中加入大量的水,观察到其千倍吸水能力。朱敏老师带领同学们自制美丽香皂,通过将皂基溶解加热、上色、发泡、制模、冷却、脱模等过程体验香皂制作过程,学生们可将制作好的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香皂带走,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在模型展示区,肖春辉副教授向学生讲述“金属+空气=电池”的原理并进行演示;高国新副教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光纤、仪器仪表、蛟龙号、飞机挡风玻璃等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过氧化苯甲酰有机玻璃的反应原理,向同学们讲述“身边的‘明星’——有机玻璃”;成一龙研究员通过普及形状记忆高分子(SMP)的概念,讲述“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血管支架、机器人、太阳能电池铰链、军事中的应用;党东锋副教授从诺贝尔化学奖引入荧光技术在基因排序、细胞成像、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讲述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原理,带领同学们“遨游在光的世界”;杨晓龙副教授介绍OLED在手机、电脑屏、照明等方面的应用,讲述OLED的结构,解密“梦幻显示的秘密”;梁军艳副教授从自然现象引导,向同学们展示“水和油的界面游戏”,讲述表面疏水、亲水、疏油、亲油等特殊浸润性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防水、防污和油水分离等方向的应用。
“化学一直在不断地刷新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本次“化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带领同学们进行了“零距离”和“深层次”的化学之旅,九个主题的每位教师都“尽锐出战”,充分展示了化学学院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风貌,成功打破了科学研究和学生之间的高墙,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与科研人员面对面,获得第一手的直观信息。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中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实验,令他们“大开眼界”。相信化学的实用、有趣、美丽、浪漫以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化学人定会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更希望同学们明确今后的本科专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实现真正的“知微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