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艰景无限,有志方可达——记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梁永平
梁永平,中共党员,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师从郭保林教授,致力于基于医工交叉背景的生物医用功能性水凝胶在创伤修复、止血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从事科研至今累计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高水平论文9篇,参与发表14篇,获引用18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受邀担任国际知名SCI一区期刊审稿人。研究成果被交大校园网、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领域内知名专家和杂志的充分肯定。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标兵、陕西省化学会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报告奖”等荣誉。
不忘初心使命 镌刻时代芳华
梁永平,出身于陕西一个贫困县的偏远小村庄,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家境贫寒,每天要起早贪黑走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路程去学校,每逢阴雨天都要为那段泥泞路而发愁不已,虽不足两三百米长,却深深地烙刻在他幼小的心灵。自此,他便萌生出坚定信念——励志发愤图强,学成归来,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祖父是乡村老中医,自小见惯了疾病带给人们的痛楚,治病救人,化身白衣天使的梦想早早就在他心里萌芽。大学时他毅然报考了药学专业,硕士阴差阳错进入了有机化学研究领域。但治病救人的梦想却始终在他心里萌动,从来也不曾熄灭过。所以,读博时他放弃了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顶尖化学研究课题组,毅然选择了现在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希望可以为医学事业奉献力量。开展成年人组织损伤的无瘢痕修复研究,是源于曾经实验划伤手指,康复后仍留有瘢痕组织的经历,肩袖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也是基于个人健身运动导致的肩部疼痛的缘故。他表示,现在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为临床上丞待解决的问题提供思路,已实现年少时关于救死扶伤、减轻患者病痛的梦想。
与优秀者同行 与奋斗者共进
说起科研,梁永平经常谦逊地说,运气好遇到了优秀的领路人。让梁永平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临近12点,当他从教研室出来回宿舍,远远地就望见了导师办公室仍然亮着的灯。那一刻,那盏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另外一个对梁永平影响深远的人就是他的同门师兄,现任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的赵鑫。总是在自己遇到科研瓶颈期和低谷期时,他以自身经历给予关怀和鼓舞,带着他一路披荆斩棘、攻克科研难题,永攀学术高峰。在他们的影响下,梁永平从进入课题组起就主动承担了整个课题组的日常事务管理,试剂耗材采购、报账,实验室安全检查等。遇到突发事件时,总能勇于担当,积极协调解决。他善于做好课题组的传帮带,率先垂范、以自身行动感召他们,热心指导,无私教授师弟师妹科学的科研方法,避免走弯路,而他自己也在不断的交流互助中获得了持续的成长。同时,作为支部副书记,兢兢业业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投身党支部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累计组织参与60余次党支部活动,协助支部参评并荣获了“特色党支部”荣誉称号。
征途漫漫 唯有奋斗
生活中的梁永平也是个从来不给自己设限,每一刻都在勇敢突破自己的人。他勇于尝试,善于创新,敢于挑战未知的事物,一次次的体验铸造了他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品质,也成为了他人生的宝贵财富。科研的道路定会崎岖坎坷、充满挑战,梁永平在完成了三篇论文手稿撰写后,遇到了科研路上的分叉口,陷入了深思,他明白,适当的放慢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他也感悟到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犹豫畏缩,要朝着既定的目标自我革新、砥砺前行,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黑暗之后必将迎来曙光。从来不要奢望好运,只有足够努力的人,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他还记得大一英语课老师问他:“What are your dream? Do you still dream?”现在,他异常坚定地说,“是的,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我一直在为此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