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12人入选2020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近日,2020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揭晓,西安交大严如强、韩鹏杰、刘昌、毛瑛、秋穗正、唐玉海、徐卓、张成虎、张乔根、张早校、庄贵华、高静怀等12位教授入选。
严如强,机械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重大装备智能运维领域研究,提出振动故障特征驱动的深度网络智能诊断新方法。担任高端装备研究院国际机械中心主任,入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获2020年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科技奖,入选2019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韩鹏杰,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方向的研究。入选陕西省教学名师,担任学校“人文艺术通识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共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专家学者。带领学校学生辩论队三次获全国辩论赛冠军,出版专著、教材多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刘昌,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肝癌的临床治疗决策、外科感染及重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数字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等研究,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973”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多项,编(译)教材及专著7部,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毛瑛,公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健康保障、卫生管理与政策、卫生经济学。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分会副主任、陕西省医疗保障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医保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主持国内外和政府委托课题百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陕西省及相关部委采纳。
秋穗正,能动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解决了钠系统工艺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担任国家核安全专委会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核动力技术专业组成员,《原子能科学技术》常务副主编等。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唐玉海,化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和药物分析等研究与教学,开发了高捕获率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了高灵敏度特异性药物分析新方法。任全国医学化学会副理事长,入选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提名奖。获陕西省政府科技一等奖、二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主编教材等50余部,主持国家精品课程2门。
徐卓,电信学部教授,主要从事铁电压电单晶、功能陶瓷和超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相关技术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大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张成虎,经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金融科技的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框架体系和监管策略,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的完善、监管政策的制订、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重点和自科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
张乔根,电气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研究,解决了交直流特高压大容量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评价与等价性试验的瓶颈难题。担任国际大电网国际委员、全国特高压交流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获陕西省、江苏省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张早校,化工学院教授。从事能源化工系统工艺与装备优化技术研究,解决了过程工业节能减排的一些关键难题。出版教材7本,主持省级一流课程。指导学生获省优博论文,入选“王宽诚育才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千万级横向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并转化7项。
庄贵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从事传染病防控研究。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任务,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作为副主编或编委参编教材9部,合著专著1部,研究成果被国家疾控中心采纳。长期参与陕西省重大疫情处置工作,提供防控策略和措施支撑,2020年参加新冠防控指挥部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
高静怀,电信学部教授,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勘探地球物理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解决我国陆相油气勘探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技术系列,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获CSIAM吴文俊应用数学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荣获西安交大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从1990年起实施,评审工作两年进行一次。入选者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大贡献,其突出的业绩得到国内或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