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同志在青年时尚文化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很高兴与大家共同研讨青年时尚文化问题。我们召开这样一个专题研讨会,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团十六大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青年对时尚文化的需求,分析时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交流探索通过青年时尚文化吸引凝聚青年的方式和途径。刚才,六位团省委的负责同志围绕会议主题,做了很好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各地团组织在青年时尚文化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下面,我就青年时尚文化问题,谈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
在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区分时尚和时尚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时尚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概念。从古至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都有自己的时尚元素。比如,“环肥燕瘦”、“邯郸学步”等成语典故就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折射出古代社会曾经推崇的部分时尚。与时尚不同,时尚文化是现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社会物质基础、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传播手段的根本性变革,零星的、小众化的时尚元素开始聚合成一种能够广泛传播的社会大众行为,产生了时尚文化。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时尚文化和时尚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套社会化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因此,我们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应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具体来说,应做到“四个结合”:
1.要结合市场经济的环境来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和传播,是当代时尚文化的重要特征。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不仅要遵循文化活动自身的内在规律,还要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的有关规律。大家知道,在当前很多时尚文化现象中,商业化组织和商业化运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频频出现的“炒作”一词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比如,时尚文化现象往往先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并且存在着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形成的传导梯度,也很能说明问题。可以说,时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由此带来的文化转型过程中,我们从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很有必要,也会大有收获。
2.要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来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时尚文化的大众传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电视传媒在时尚文化的产生、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Web2.0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等信息传播手段迅速兴起,时尚文化现象越来越向新型传播平台集中。刚才,几位同志在发言中所举的一些例子,都发源于、扩散于这些新型传播渠道。所以说,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技术形态对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信息时代,我们要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就必须主动关注和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特征。
3.要结合全球化的趋势来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近年来,“哈韩族”、“哈日族”等词汇在时尚文化界比较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青年群体对国外部分时尚文化推崇喜爱的潮流,这就是全球化浪潮的结果。在全球化进程中,时尚文化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发源于不同国家的时尚文化现象往往能很快地转换为跨越国界流行的时尚行为,呈现出很强的传导性和同步性。
4.要结合青年人口学的特点来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青年既是时尚文化的“易感人群”,也是创造时尚文化现象的主力军。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时尚文化的生命形态和体征。近年来,我国青年群体出现了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独生子女比例不断攀升、流动性大大增强等一系列明显的青年人口学变化,对时尚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应形成了当前时尚文化高科技含量、关注自我和张扬个性、求新多变等一系列显著特点。因此,在青年群体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我们只有了解和把握青年群体人口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正确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
同时,我认为,在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上述四个“结合”外,还要努力避免进入三个“误区”。一是要避免进入将时尚文化表层化的误区。时尚文化不能等同于休闲和娱乐。在休闲、娱乐乃至怪异表达形式的背后,我们应注意到青年通过时尚文化反映自身诉求的愿望。当今社会,青年压力普遍增大,很多时尚文化行为成了青年宣泄、排解压力的表达方式。二是要避免进入将时尚文化同质化的误区。时尚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群体差、地域差、时间差等差异化现象,不可能全都一个样。比如,在东部大城市较为流行的“车友俱乐部”等时尚行为,就不可能等同于西部农村青年群体当下的时尚选择。所以,我们应注意把握时尚文化的阶层性、地域性、不平衡性等特征。三是要避免进入将时尚文化单向化的误区。一提到时尚文化,大家往往会联想到新潮、前卫,但时尚文化并不是一味求新。在追求新潮的同时,时尚文化中也出现了浓厚的“经典情结”和“回归情结”。比如,红色经典、红色文化目前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就是有力的证明。所以,我们在认识和研究时尚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时尚文化新潮的发展趋势,还要注意挖掘传统教育资源,促进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在时尚文化中的有机融合。
二、关注和把握青年时尚文化对共青团具有战略意义
青年和时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和其他群体相比,青年有着更多接受时尚文化影响的基因,也有着更高创造时尚文化的天赋。可以说,青年是时尚文化的核心群体,青年时尚文化是时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到,在青年追求、创造时尚文化的同时,时尚文化特别是青年时尚文化,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青年的思维、行为和成长。
1.青年时尚文化折射出青年的崭新变化。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更加务实,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分层明显,群体差异性增强;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维权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表达和实现;压力增大等等。青年时尚文化是青年生活的重要需求。我们深入到青年时尚文化之中,就能够发现很多当代青年的“生活密码”。比如,现在一些大都市白领中比较流行的“痛快吧”,就是在类似酒吧的场所,提供一些塑料玩偶等道具,让顾客尽情殴打发泄。这些现象就真切地反映出当代青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心理、情绪亟需引导和调整。可以说,如果我们研究好、把握好青年时尚文化,就能在更高水平上把握住青年群体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年。
2.青年时尚文化满足了青年的兴趣偏好。青年时尚文化是高度浓缩青年兴趣和偏好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满足青年兴趣偏好需求的作用。比如,当代青年在活动选择上更愿意参加符合他们兴趣和爱好、能够使其有所收获的组织和活动,在交流方式上更愿意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沟通联络。我们要吸引凝聚青年,首先要解决“青年在哪里?”“青年喜欢什么?”这两个问题。按照陆昊同志的要求,我们要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选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而青年时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答案。青年时尚文化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发聚集的青年,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青年的兴趣要求,还为我们描绘了服务引导青年兴趣偏好需求的工作路径。
3.青年时尚文化蕴含着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陆昊同志指出,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吸引凝聚青年是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吸引凝聚青年问题解决不好,就很难实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职能。只有走进青年,基层团组织才能充满活力。但我们应认识到,走进青年绝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距离靠近,更应该是心理层面上的交流和融合。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不能掌握青年人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聚集方式,即使我们处于青年群体之中,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和把握青年时尚文化,了解青年追求时尚、接受时尚、创造时尚的心理状态,和青年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可以使基层团组织找到增强自身活力、吸引凝聚青年的有效路径,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全新的增长点。
重视青年文化工作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除了依靠思想政治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工作的成效。当时,很多基层团组织就是通过开展读书会、故事会等形式新颖的青年文化活动,吸引了青年,发展了骨干。近几年,全团深入实施青年文化建设行动,注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说,重视青年文化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传家宝”,是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伴随着青年时尚文化的兴起,高度关注青年时尚文化发展趋势,研究把握青年时尚文化应成为我们的自觉选择,对于共青团履行好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通过青年时尚文化吸引凝聚青年
青年时尚文化影响力大,覆盖面广,既是共青团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了新式武器。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深入分析青年和青年时尚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青年时尚文化和青年的成长发展规律,努力提高通过青年时尚文化吸引凝聚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1.改进调控引导,不断提高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发展方向上的影响力。青年时尚文化对青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实事求是地说,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进行调控引导,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困难的地方、未知的东西都很多;在时尚文化领域也的确存在着大量自生自灭、自娱自乐的现象;同时,青年时尚文化快速多变的生命体征也比较明显……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产生畏难情绪、放松或放弃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进行调控引导的理由。我们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增强我们的调控引导能力,引导青年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一是要从探索青年时尚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入手,增强调控引导能力。青年时尚文化的生成、传播、发展、成熟或消亡是有其内在机理的。我们应当关注研究青年时尚文化的发展变化,关注研究青年时尚文化影响青年的方式和路径,从分析个案到探索规律,力争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成果,发挥其对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要从把握青年时尚文化领域的重点群体入手,增强调控引导能力。在青年时尚文化传播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持有先锋姿态的领军人物,站在青年时尚文化的潮头,把大批尾随者甩在通往时尚文化的路上。比如,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都市白领往往是诞生时尚文化行为的“源头人群”,一些网络活跃分子往往是传播时尚文化的“强势人群”,一些大中学生往往是接受时尚文化影响的“易感人群”。研究好、联系好、把握好这些重点人群,对于我们有效调控引导青年时尚文化流程大有益处。近几年,一些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的经验之一就是沟通、联络了大批校园BBS版主等“强势人群”。三是要从关注青年时尚文化现象的复杂背景入手,增强调控引导能力。我们看到,在当前的一些时尚文化现象背后,往往有着“组织化推手”,有的是商业化的,有的背景则比较复杂。对此,我们要重视关注,加强分析研判。对纯粹商业化的,我们要引导其讲求基本的道德和操守,形成格调高雅的时尚,并注意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有着复杂背景的,我们要快速反应,妥善应对,坚决斗争。四是要从开展青年时尚文化工作合作入手,增强调控引导能力。我们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工作品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组织合作、项目合作、品牌合作等途径,弘扬健康向上的青年主流文化,引导青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比如,我们可以在合作中加入一些先进文化的基因,通过对健康时尚文化的褒奖和对先进人物的表彰来引导青年时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今年年初,我们对优秀青年志愿者熊宁的表彰,就在全国广大“驴友”中形成了强烈反响。以熊宁为榜样,越来越多的“驴友”在中西部旅游过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支持当地公益事业发展。
2.抓好产品开发,不断提高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内容供给上的吸引力。面对青年时尚文化迅猛发展的态势,共青团组织不能自外于这个引人注目的青年文化现象,而应针对时尚文化特点和青年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青年时尚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活动中来,以内容健康、符合青年口味的青年时尚文化产品吸引凝聚青年。一方面,在纵向上,要注意把握层次性。我们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群体,建立分层级的产品供给体系。比如,对以团干部和团员骨干为主要对象的群体,我们可以重点开发与主流文化相通相融的青年时尚文化产品。比如,对以各个领域先进青年为主要对象的群体,我们可以重点开发具有积极文化内涵的青年时尚文化产品。比如,对以广大普通青年为主要对象的群体,我们可以重点开发融思想性、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青年时尚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在横向上,要注意突出类别性。目前,作为时尚文化消费主体的青年存在着分众化、差异化的特点。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别青年的不同偏好和需求,建立分类别、开放性的产品供给体系。比如,通过开发公益类青年时尚文化产品,在青年中弘扬以参与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等利他行为为荣的风尚,凝聚一批有志于公益事业的青年。比如,通过开发网络类青年时尚文化产品,走进青年的网络生活,倡导网络文明行为,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道德水平。比如,通过开发生活类青年时尚文化产品,在体现青年自身生活美感和品位的同时,将真善美的元素引入青年日常生活行为,引导青年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比如,通过开发娱乐类青年时尚文化产品,依托娱乐活动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3.加强渠道建设,不断提高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话语权上的竞争力。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时尚文化领域存在着“渠道为王”的现象。谁控制了传播渠道,谁就掌握了时尚文化的话语权,就能影响时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就是大众传媒,时尚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有着极高的关联度。我们要着眼于增强自身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努力构建一个以中青报等团属媒体为主体,借助其他主流媒体力量,发挥新型传播平台作用,具有较强公信力、亲和力和发展力的青年时尚文化传播体系。一是要在增强公信力上下功夫。对媒体而言,公信力是立身之本,是生命线。中国青年报等团属媒体的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要思考,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青年听不听、信不信通过团属媒体发布的信息?追不追通过团属媒体传播的时尚?我们要通过长期艰苦扎实细致的品牌建设,通过举办时尚性、娱乐性、互动性强的活动吸引青年参与,动态了解、主动适应青年群体的最新变化,形成并保持我们的传播体系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的公信力。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中国青年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很快就在青年自助旅游领域形成了公信力。二是要在增强亲和力上下功夫。传播时尚文化的形式本身就应该是时尚行为。因此,我们在传播青年时尚文化时,要更加注重在话题选择上贴近青年,更加注重在语言风格上贴近青年,更加注重在交流方式上贴近青年,使我们的传播体系成为青年时尚文化的出色“推销员”,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扩大影响力。前段时间,在陆昊同志的指导下,我们对团中央部分媒体的定位、内容、营销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制定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三是要在增强发展力上下功夫。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实现最本质的社会效益,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团属媒体自然也不例外。青年时尚文化与市场经济是共生关系。一个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的传媒,是不可能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形成并保持影响力的,也不可能持续站在青年时尚文化发展的前沿,更谈不上掌握引领青年时尚文化的话语权。因此,团属媒体一定要按照陆昊同志的要求,坚持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的双轮驱动,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各级团组织要坚持“全团办、为全团”的方针,共同为团属媒体发展壮大献计出力。
4.培育组织载体,不断提高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行为方式上的控制力。与其他青年活动相比,青年时尚文化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分众化”和“自组织”特征,即青年人更乐意参加自发聚集、自主设计、自我约束的活动,不太愿意接受政治色彩较强的活动方式。因此,团组织应培育并依托合适的组织形态,在组织实施青年时尚文化活动的层面上增强控制力,拓宽吸引、凝聚青年的渠道。一是要积极扩大团属青年社团和其他青年社团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的参与。青年社团作为青年人自愿参加的组织,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是共青团在青年时尚文化领域开展工作比较理想的组织载体。我们应当动员、鼓励、支持青年社团积极进入时尚文化领域,通过发挥他们的组织和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共青团联系、影响青年的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我们要大力加强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为团组织、青年社团等青年组织开展青年时尚文化活动提供阵地依托。同时,要积极探索推进网络阵地建设,通过建立QQ群,MSN群、博客群、播客群、飞信群、网络文化论坛等多种方式,打造共青团联系、影响青年的时尚文化平台。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时尚文化类青年自组织的联系和引导。要通过建立沟通联系制度、做好青年自组织核心成员的引导性培训、联合开展活动、支持团员骨干创建时尚文化类青年自组织等途径,将青年自组织纳入团的工作格局,使之成为共青团联系、凝聚青年的新纽带。
(2008年12月11日印发)